圆桌派第四季 上海文化

最近上海一度被炒的很热,就是因为垃圾分类问题在上海最先开始施行,然后网络上就关于“你是什么垃圾”,“侬是啥垃圾”,虽然分类是四种,但是发现其实每个地方的管理又不一样,现在上海人一碰面就是问“你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但据说干垃圾湿垃圾特难分,问题回到上海,为甚么首选上海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是因为上海人特别靠谱,上海人要是做不好,全国就做不好。

其实,这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充分的肯定。

当然很多人质疑为什么要把垃圾分的那么细,其实他们应该明白,相对于外国来说这只是基本的了,在日本他会有把垃圾分为40多种。

我们本以为我们门已经走得更前面的,实际上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在这一方面做的比我们更细致。

再有在上海叫魔都,北京叫帝都,然而在北京的上海人叫“伏地魔”,但是很多在北京的上海人,你要夸他一个说你不像上海人,他觉得挺骄傲,这是因为他是站在北方话语体系的角度,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下面,过去那个八十年代初,刚有出租车的时候, 这个出租车司机他一听, 他一听你一上海话拦车都不理你,你一说北京话,他准以为你是干部,所以当时在北方,上海人可能就是一贬义的概念。

其实方言也是人们去识别人身份的一种方式。

北方的粗他受不了上海人的细,上海人一细致起来,就特别有意思。就拿最早的时候,上海的半票,只有上海有。

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的话,粮票这回事接触太少了,感觉确实是久远的。

说真的,现在融入到上海人的生活里面还是很容易的,也没有出现所谓的排外,记得当时1843年开埠,但在1836年的时候,说是有两艘英国人的船,到广东被赶走,这两艘船没办法,说听他们讲到前头试试运气,到了上海十六铺,停在那里时候,立刻那些老城乡里面的上海人就东张西望出来,打听跟他们搭讪,跟他们说你们要不要借房子,你们要什么,然后他们两船的东西都卖掉了,而且卖掉之后立刻,让他们买蚕丝纺织,结果钱都被上海人赚走了。然后那些英国人走的时候说,这个地方有意思。

其实这也就体现了上海的这个地方没那么浓厚本地特色,他们更多的是有一定的经商头脑,而且曾经打细算。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早先知青下乡,上海女孩子到了东北,北方有北方知青,齐齐哈尔知青, 哈尔滨知青,当时一看到上海女孩子那么漂亮,搭讪跟人家谈恋爱,但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上海男知青, 就在边上不响,因为北方的男青年都是非常的主动,但是上海的男青年就是不吭气,不知道在心里想什么。

其实这也就体现出的上海人他们更为为自己考虑,掂量得失,衡量利弊。

而且有个例子在北方的知青里面,他只允许自己人说自己人,一旦上海人说或者骂其中一个人,他们会一群人跟你干。但是上海人就没有那种集体性,也是不响。

上海人的文化氛围呢,就是顾好自己,彼此之间分的比较清。

这也是因为上海当时开埠以后,它逐渐把一个人的生存就直接落实到你个人,就像发达国家一样,也是邻居之间像陌生人一样,就自己管自己,它没有一个集体的行为, 但这种文化又体现了上海青年的自制,一种对欲望的管理,所以也并不是上海人天生的就比别人聪明,他是在这种环境里,他慢慢孕育出这种精打细算,“不响”。

这一集呢,讲到了小说,说讲到了方言,还有讲到了上海人与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的一些不同。上海这地方安逸平静有市井气的,诸如“秩序感”、“效率”、“冷淡的客气”、“失去个性“,想了想,理解为高速发展必须作出的调整,是城市气度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圆桌派第四季 上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