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心理(13)】——众生皆苦、慈悲为怀(认知行为疗法)

【佛学与心理(13)】——众生皆苦、慈悲为怀(认知行为疗法)

图片发自App

一、众生皆苦、慈悲为怀

人每天都要吃喝拉撒睡,这是提醒我们要宽容和慈悲。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去理解同情;喝,让我懂得那杯入口的温柔也是他人的需要;拉撒,在提醒我自身也有污秽,应少一点自怜傲慢的清高;睡,告诉我要爱惜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的虚弱,要体谅别人的脆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生活这么些年,发现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包容“二字。我不敢也不能妄谈自己有什么佛家的慈悲心,因那慈悲心必须要遍尝过人间五味才有资格提起。但每每被人伤害,被人中伤时,横眉竖目咬牙切齿之时,内心竟莫名地萌生一丝悲凉。为自己悲凉,为伤我之人悲凉。

我们逐渐明白,人生的复杂与曲折远超想象,犹如情感的丰富与纤细远非一己之力能所能控制。 于是,收起轻易做出评价与结论的习惯,对待周遭人与事,慈悲远远比懂得更重要。

捻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日与夜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谁不是把悲喜在尝;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


二、我佛慈悲

慈: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

悲: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

慈悲:救人苦难。

佛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觉悟,无所不知。

我佛慈悲,意思是,当我彻底的无所不知,觉悟到世间的一切来龙去脉的时候,我会本能的慈悲一切。

慈悲之后自然是很欢喜的布施一切。

就是佛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我佛慈悲亦是我心慈悲。

众生心性即是佛性,具足慈悲智慧。

由于众生迷惑颠倒,被自身业力障碍了佛性光辉,如果众生能够通过修行,开显自身佛性,彰显大慈大悲的心性,就是我佛慈悲。

佛陀当初从皇宫逃离到深林中是为了求得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

佛陀本怀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痛苦、烦恼离家修行,而是为了他人和万物众生痛苦、烦恼的解脱修行。

那么为什么我佛慈悲呢?

这就要说要说说它的上一句了“众生皆苦”,众生有诸般苦楚,很难解脱,其中众生都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五阴炽盛八苦。

觉悟的人,才能明白众生(包括自己),生活在世间,不过是苦中作乐,梦幻泡影,刹那之间就破灭了。

这八苦很少能有人能够真正的解脱,所以我佛慈悲,来解救众生,那你肯定在问为什么世间还有这么多的苦,何时才能解脱?

佛渡有缘人,什么是有缘人,有缘人就是自身肯努力,佛陀苦修多年才得以解脱,我们常人自然也要努力。

向善,这样才能够得到解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三、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药无贵贱,对症为主。众生病症不一,没有哪个法门可以包治百病。信为道源功德母,有信心的法门,才是适合的法门。前提是正法。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

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人活着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再多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一隅,一张床,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本书,一个知己,就应该可以让我们感到特别幸福。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当我们从疯狂疲惫的获取中真正醒悟时,才发现大好的年华已经从手中流逝了。   

生命是一种缘,有时刻意追求的东西或许终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自然会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祸千年。进入这个阶段,心境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人们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还望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真心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任由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

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9年6月1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学与心理(13)】——众生皆苦、慈悲为怀(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