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两块,买啥都两块,买不了吃亏,买不着上当,买啥都两块。”
两元店这种洗脑式的广告语,的确可以起到迷魂记的效果,让人不由自主的拐进去捡捡便宜。两块钱你连吃亏上当都不买着,你还担心什么呢。
不过这里的逻辑稍加思索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可问题是,当你想到这个的时候已经在为自己挑的小指甲刀、橡皮圈付款了,而且这时候你还自言自语说,“反正没几个钱”。
所以,常常“拔草”只能发生在网络中,因为物理距离帮消费者的大脑降了温。
这么说来,商业还真的就是创造幻觉,因为幻觉就是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当知识的“两元店”出现之后,“小指甲刀们”还可以算教育吗。
教育一直都是中国家庭支出的三座大山之一,甚至其他两座大山都是这座“珠穆朗玛峰”的守护神,就比如学区房的存在。而优质教育从来都是价高者得,名师和补习班的存在让焦虑的家长们捂不住自己的钱包,素质教育和飞速的发展让学生们不得不变成人民币玩家。QS榜单上前10的耶鲁、哈佛私立学校比比皆是。连经济学都证明说价格歧视的“歧视”是中性词,为的是解决不通需求的消费者而已。似乎全世界都认同,教育是一种投资,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
现在互联网来了,世界变扁平了,我们可以众筹学习了,教育也可以两块钱体验了,唯一的问题是,“小指甲刀们”好像不能剪指甲。是啊,指甲刀不能剪指甲,有啥用。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写公众号的人比看公众号的人多多了。知识信息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各路精英的涌入也让分享知识变成最流行的事。三百六十行的状元们都出来要喝了,smart is popular, and sexier than ever。男神女神身披聪明的火花,biubiubiu的打响了内容战场,万能的朋友圈似乎就可以解决世界上的任何问题了。花钱似乎更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我看来,这是一道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讨论题目。
这里分享我的个人经验,出国之前我对教育的理解是老师一直站在知识的背后,似乎老师等同于知识,尊重老师是因为我尊重知识。更广泛地说,任何“传道”的背后都站有一位可敬可爱的“解惑老师”,所以,我们喜欢听过来人分享人生经验,我们请杨澜、窦文涛们帮我们亲近那些大佬,我们看知乎答案中题主自曝身家之后就疯狂点赞,甚至当年我喜欢的韩国欧巴都必须标榜勤劳致富才显得更加可爱吸粉。可是拿掉老师之后,教育还存在吗。曾经听说一个学艺术的研究生问导师研究课题是什么,把那个美国老导师吓得不知道该怎么为这个孩子的人生负责。连艺术表达都需要听从老师的指引,想想也是有点可怕。
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师从何处代表了我的能力似乎现在已经被质疑。虽然不能否认,那些名校和传奇的实验室的确是最聪明的大脑迸发的地方,可是资质平庸的老师教出贵子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关键的不是老师,而是知识。二者有相关性,但是并不是唯一。
另外,拿掉老师的知识,同时也隐性的拿掉了尊师重道的任务,在一个中性的知识产品面前,学生和老师的地位变的平等。老师的名号只是这个产品的商标,而消费者的评价变得同等重要,谁现在网购的时候不都得看看评价再下单吗。理性吗,我觉得有可能。
回到知识付费的问题,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付费得到的是什么。假如我花个指甲刀的钱,买了知识体验装,似乎也没什么不可。
得到app的slogan是做终身学习者,帮人省时间。在我看来,我花的不冤枉。我作为一个生命有限的普通人,如果花个擦脸油的钱听一个也许我一辈子也说不上话的大佬叨叨一年,也不错。但是,这必须建立在我已经拿掉老师这个概念的前提下。(这点非常重要)
曾经我以为我这辈子只能是个艺术生,做着与我学习相关的职业(我说了我是一个普通人,能力有限)。花了好几杯奶茶的钱之后,我发现原来经济学我听得懂,也很有意思。或者那些高科技、理科性极强的东西离我也不远。我觉得这体验装买的不亏。
我从没觉得我能用这点钱变成牛人,没有作业的折磨,你拿不到学位证书的。我说了,这是体验装。如果我再晚几年上大学,也许我挑专业的时候自己心里会有了点数。学习从来都是需要付出劳动和辛苦的,技能必须由刻意练习带来。不过如何走上这条路,不体验怎会下定决心呢。
我从来都知道牛人的彪悍无从解释,他们的成长路径你按照回忆录里全盘复制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像我这样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或许买个知识体验装,是给自己增加了一次“震荡”的机会,做梦的人当然更多,可是这不就是现实吗,大多数在做梦,极少数人被震醒了。当去做梦的人变多了,是不是被震醒的人也可能变多了呢。
我知道知识付费会有幻觉,因为人非理性的时候更多。我也是,只是我常常提醒自己,赶紧低头看没完成的手头工作,因为还要吃饭呢。
最后还有一点我在想,是不是知识付费这个概念也不错呢,因为知识也是劳动,老不给钱也不合适。大家开始有这个意识,也蛮好的嘛。
世界还是残酷的,生活必需去努力,没什么变化,只是在我眼里多了些可能性而已。
本文来自scalers命题作文题目,本期:寒门再难出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