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的思考(二)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在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以外从没阅读研究过诸子百家学说的人,那么这本书的信息量就太大了.我读着读着不得不休息一会儿,以便把刚吸收的知识慢慢沉淀下来,可又总担心自己会忘记.

万事讲究个源头,诸子百家学说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这源于一次被迫的知识共享.由于周王朝的衰落,曾经只有贵族和官员才配拥有的知识以及拥有这些知识的人都随之流落到民间,结束了"吏师不分"的知识封锁时代.他们为了谋生就当起了私塾先生,收取弟子.譬如儒家和墨家.

儒墨两家的思想在很多方面截然相反,其原因是儒家来自于上流文人,墨家先由贵族武士组成,后又有很多底层人士加入,因此具有游侠精神.当然,还有一个嘲笑他们两家的隐士门派,就是道家.

我们听到儒家,第一个反应就是三纲五常的束缚.确实,儒家尊崇古礼,并对其做了很多合理化的解释.譬如他说子女需对父母守孝三年是因为孩童要由父母养育三年才能独立行事;那父母丧,子女自然要把这三年还回去才合理.这也符合其上流文人的思想角度.可墨家就非常反对.墨家主张实用主义.他认为如果谁都要守孝三年或是执行什么其他周王朝复杂繁冗的礼数,那社会也就别发展了,就天天礼乐笙歌吧.墨家认为大家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人聚起来办大事.这也符合其人民武装组织的思维方式.道家的主张就更出世"无为"了,认为你们这些人天天仁义道德的有什么用.礼乐崩坏之时应该想想如何避世自保,寻求"至乐".

"道家主张'无为',儒家则教导'为而无所求'".这是我最欣赏儒家的一点.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应当做的事情.但他做什么事情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做事的价值在于做,而不在于结果.一件事情表面上的成功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而这又完全不受控制,属于"命数".但我们不能因为"命数"不可控就悲观地放弃.我们还是要竭尽全力,只是不计较成败.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一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惧怕失败,就能保持快乐.这就是儒家版的"至乐".

道家常嘲笑儒家看不开,可儒家是否真被礼教束缚而不得解脱呢?其实儒家的圣人孔子一生都在践行他所相信的哲学.他周游列国诉说主张,但其一生颠沛流离到最后可以说是孤苦无依.没有一个国君在他活着的时候采纳他的理论,这可以说是表面上的失败.可孔子认为这是他"应当做的事",而且他也确实竭尽全力地做了,也就"为而无所求"了.那我们是否可以说孔子在他的人生中其实得到了"至乐"了呢?

我们现代社会的人都在"有所求而为".每一件事的意义就在于它值不值得,而值不值得就在于它是否能成功.成功是衡量万物的标准.于是人们在还未做之前就担心失败而陷入焦虑.焦虑让人止步不前或是在其中备受煎熬,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丝快乐.甚至可以说,当我们计较得失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品尝失败的滋味.

于是孔子才对我们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保持快乐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的思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