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民宿故事

第一篇: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今天是2021年1月10日,本人53岁生日。

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煮了两鸡蛋,为自己滚滚运。

然后边喝咖啡边上网,浏览一下疫情及国内外新闻;

然后看投影、追美剧。

一看看到下半晌。三个别墅转一圈,扫扫地、浇浇花、松松土。

傍晚,出去买点熟食,回来炒点花生米,小酌两杯。

然后,微醺葛优躺、沙发玩手机。

怎么样?我这一天是不是过得挺滋润、挺自在?

其实,您甭听我说得轻松。

这一天,是这样过的没错,但滋润、自在,根本谈不上。三个别墅也真有,但产权证上的大名都不是我。

我只是一个租了三个大别墅、梦想发大财的民宿房东。疫情没生意,无奈度闲日;貌似潇洒自在、实则内心苦逼。

今天是我的生日,又喝了点酒,内心有点小激动。

忽然很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这三年民宿生涯。是否精彩,您看后自有定论,但我是真心分享啊。

本故事据实编写。含作者感受、民宿经验,均属“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涉及客人,皆署化名。如感兴趣,请听我从头道来。


第一篇:有心栽花,无心插柳

 

我是东北人在成都,整整二十年了。

2001年,我携妻带子闯成都。那时,对成都完全陌生、连个熟人都没有,但我无所畏惧。咋形容呢?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最早做的是传统批发生意,一干就是12年。后来淘宝来了,我一看大势不妙,赶紧收手。心想,当初成都人生地不熟我都闯出来了,现在已扎根立足,还怕以后没工作、没饭吃?自己还年轻,二次创业,No problem,没问题啊。

哪曾想,接连几年四处碰壁。

年过四十,我自以为年轻,但在用工单位眼里如日暮西山,都不让我跨进门槛,生怕我摔倒讹诈他们。互联网、高科技,见面就嘲笑我“你瞅啥?”,我也不敢回嘴“瞅你咋地”,因为我真不懂,没底气啊。我是80年代大学生,学中文的,还做过记者。本以为可做回老本行,但忽然发现网络语言已日新月异、争奇斗艳,我看着都云山雾绕、抓耳挠腮,更别提写了。总体感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自己已严重out了。

先后与朋友投资了几个项目,连拉带扯与高科技、互联网都沾了点边,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转投股市赚了点钱,便自以为股神附体。谁知遭遇股灾,股神撒腿就跑,把我留在原地被股灾一顿胖揍。极度郁闷,无以宣泄,曾在天涯论坛发帖“中年人二次创业,路在何方?”,点击过万,引来无数共鸣。但又如何?跟帖又不能当饭吃。

屡战屡败,我十分感慨:做为失败的典型,我真是太成功了。

2017年9月,偶然结识了一位做民宿的朋友。一番闲聊,对民宿有了大致了解;我忽然感觉,其实我做民宿挺合适。投资少、门槛低,又是共享经济新事物。如能顺利入行,再不断扩张,没准一不小心我还大器晚成呢。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差点撞我鼻梁骨”。原来未来之路,就摆在我眼前啊。

接连几月,全面了解、实地走访、深入刨析。

咱是见过世面的人,做事当然与众不同。调查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不做普通意义上的民宿,做东北人成都接待站。

理由有三。一是成都民宿已如火如荼,至少2万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这大叔恐怕挤不动啊。二是民宿虽为共享经济新事物,但尚处灰色地带,随时可能被查。我做接待站,专门接待东北老乡,应该不算纯民宿,可适当规避风险。三是我有资源。成都多年,我接待的东北亲友不计其数,绝对“三陪”啊。如能租个大别墅、做成接待站,岂不是又方便、又体面,变花钱为赚钱吗?再相互推荐、竖立口碑,试想:每年东北人来成都要多少人啊!我仅分得一杯羹,便可衣食无忧;再奋力多夹几筷子,那不得天天吃香喝辣的?!

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两眼做梦都放光。

就这样,我好了伤疤忘了疼。自信满满、没再犹豫,全身心投入到了东北人接待站建设中。

记得非常清楚。当初伸手要钱,老婆忍痛拨款12万,并告诉我:这是最后的折腾基金,家里没钱了,以后好自为之。我颤抖双手接过那张闪闪发光的银行卡,信誓旦旦:以后绝不要钱,还要赚钱养家。又心潮澎湃、满怀激情,为老婆绘制了一幅美好蓝图:第一年入行、第二年扩张、第三年买房。因为那时儿子已22岁,老婆唯一心愿就是再买套电梯房,我们住;把现有大房子留给儿子。

经过全面考察、科学选址,再亲力亲为、布置装修。2018年1月1日,东北人成都接待站,正式挂牌。

那年,我刚好五十岁。挂牌之时,满脑子都是历代传颂的励志诗篇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叔的民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