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纷纷扰扰中保持清醒

情绪和动机,紧密关联。从一个人的公开行为可以推断和理解其内心动机,但多数人是不善于也不习惯去过多思考。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认知能力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不断发展,在遗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终生都在成长演进。

人的特别之处也在皮亚杰的结构建构论里有着清晰的体现,经验并非零散而具体地散落在人脑中,而是以结构的形式,像持续完善的建筑一样,将人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放在结构中合适的位置,待下次问题出现时,通过不断更新迭代的整体思维框架去分析和处理。

这样的结构性思维是独特而高效的,人因此有了举一反三的智能,即使是未曾出现的挑战,也能分析和应对。

在思维结构的搭建过程中,人也在持续改变和影响主体内外部的世界。动机是人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原点,为了生存的动机而行动,满足内在生理的需求,争取外部的成就与奖励,而这个过程,必须仰赖于有效的思维结构,才能完成动机所指向的目标。

与动机相对应的情绪,是人对于现实的外部反馈。再强大的人,也受到自身思维结构的限制,在能力上有极限,动机并不总是能达成。

实现愿望便有快乐愉悦的情绪,失败的努力则让人失望和痛苦;不如意的人际关系和外部互动会带来委屈和愤懑,家庭与亲密关系使人幸福和满足。情绪既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思维结构的局限性和动机恒存之间的不平衡,由情绪来调节。

探寻动机、发展结构、控制情绪,恐怕是人无可避免的功课。

心理学上,会区分感觉和知觉两种概念。

“感觉”是人的感受器官或者说五官,对于外界事物直接觉察到的一些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带有一定判断和分析的整体感受。一个具体一个全面,一个相对客观而一个主观,之所以说相对客观,只是因为刺激是从客观世界来,但是感觉本身仍然是一件“人主观上发生的事”。

感觉往往是发生在知觉前或者同时发生,又或者说,人有时候会无意识地感觉到一些东西,但是知觉一定是有意识的。

这样认真区分,不自觉地就多出很多额外的思考。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眼见为实,其实常常只是被自己主观判断所蒙蔽。人接收到的外界信息90%都是靠眼睛观察,自以为是的掌握,其实也不过是大脑对于外部刺激反馈的知觉。

有太多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看不到听不到也感受不到(例如超声波、次声波)。就连颜色本身,也并非事物自有的属性,而只是人眼和大脑对于不同光线的感知觉反馈而已。难怪会有哲学家认为,所谓的世界其实只是人们自己所认为的世界,万事万物皆主观。

但也正是因为每个人所感知到的世界是如此的独一无二,人们才会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处事方法,因此有了分享和讨论,当然也有了争辩和矛盾。也正是因为“相似”的难得,人们会珍惜有“共鸣”的同道中人,也才会有天涯共此时的深情和寻求理解的同理心。

现下的世界,充满混乱和无序。个体与大众,家国与民族,经济与政治,无法理解和分析的又何止是单一的事件或短时的趋势,人们朝着趋于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如常行事,却在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面前,难以挣脱滔天的洪流。

想要明辨世事和笑谈风云,是不存在了,每个人都是大环境里不能独善其身的个体,只能时时提醒自己,哪些只是当下的感受,哪些是一时冲动仅凭个体经验的臆断,哪些是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保持努力分辨和思考的冷静,或许才有机会在感知觉混杂迷乱的当下,保持清醒。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世界的纷纷扰扰中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