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作物看中国历史,这篇文章有点意思——6月27日听《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有感

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农业是中国古代皇权建立的经济基础。

夏商周朝,粮食以粟为主。刚开始,人口总量少,人口密度也小,这时,人口与土地达成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但是,慢慢地,随着人口增加,土地生产的粮食开始无法满足需求。有诗为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战国时期,小麦出现了,打破了粟对粮食的垄断。小麦的产量是粟的两倍以上。极大地满足了人口的需求。小麦取代粟的主食定位顺理成章。

秦统一六国时,小麦已是军粮。当时秦有多富有呢?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谈到: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土地只占天下的三分之一,民众比例也差不多是三分之一,而它的富庶程度却达到了天下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可见,关中地区非常适合小麦的种植。

到了西汉,小麦更是成为了“文景之治”的有力功臣。西汉“文景之治”的盛况,据《汉书》记载:当时国家粮仓丰盈,新粮压在旧粮的上面,一直堆积到粮仓的外面,足见粮食产量之多;而国家库府里的铜钱多到什么程度呢?由于大量的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掉了,散落满地的铜钱数不胜数。

但是,小麦也害怕土地盐碱化。黄河流域是季风气候区,季风来了,雨量充足,季风不来,土壤里的水很快被蒸发走,把盐卤留在土地中,年复一年,土地就出现了盐碱化,无法耕种。

这样一来,粮食生产就会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吃不饱,就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如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等,都发生在小麦种植区。

唐朝是小麦最后的辉煌时期,白居易一首《观刈麦》里有这样的描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珑黄”。

唐朝之后,水稻开始登场,成为主角。

宋初,泉州的商人把越南的占城稻,带到了福建耕种。宋真宗还专门派发稻种给其他地区种植,大力推广占城稻。

水稻的大量种植,也促使国家人口、税收,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到了北宋时期,国家人口突破了一个亿,经济重心也从黄河流域过渡到了长江流域。水稻功不可没。

到了明清时期,地瓜、玉米做为粮食的补充,开始慢慢出现。但是,时至今日,水稻一直都是我们粮食组成的重要部分,无可代替。

“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粮食充足,大家都吃饱饭,才可以做到知书达礼呢!从这一点看,小麦和水稻可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得力干将呢!

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农作物看中国历史,这篇文章有点意思——6月27日听《透过钱眼看中国历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