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这是发生在妈妈和五岁儿子之间的对话。
被教练者/儿子:妈妈,呜呜,我摔倒了。
教练:恩,那一定很痛吧。
儿子:嗯。痛!
教练:哪个位置疼?
儿子:膝盖破皮出血了。
教练:刚才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摔的?
儿子:滑板车超速了,还回头看看小伙伴追上来了没。
(孩子自己就会分析原因了)
教练:哦,那是很容易摔跤的。怎样才能防止不摔跤呢?
(这样一步步先跟后带,孩子后面的觉察自然就发生了)
儿子:不超速,不追赶,看着前面路况。
(让他自己觉察说出来,而不是家长直接说教)
这个时候可以给他讲大人的经验:出去旅行的时候,爬山路,有句话: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还可以延展到很多,比如走路不看手机,看手机就停下来等等。
孩子会从一个事件中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教练的价值。
案例二:
朋友:孩子期末考试回来,撕了考试卷子,我说为什么撕?孩儿说我爸说我没考100,他不满意,实际考了99。
教练:先共情:你很难受吧?
朋友:我没这么做,hold不住了,我就开始批判我老公,直接和我老公吵起来了。
教练:那就陷入纠缠了,孩子没有得到支持,反而会觉得是自己的错才让爸爸妈妈吵架的。
朋友:我不难受,谁难受啊,我替我家孩儿回答。
教练:是呀,要先了解孩子的感受,再表达你的感受。孩子的感受要先被看见。让孩子觉得难受是被允许的。
朋友:谁难受啊!哼!
教练:嗯,是挺难受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难受的。
朋友:哼!
教练:你希望爸爸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你沟通呢?
朋友:下次我也说他什么都不是!哼!他就知道骂我打我。
教练:没有回答问题呀。你希望爸爸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你沟通呢?
陷在情绪里了,表达的是不想要的:不要骂我,不要打我。
想要的是什么方式?
朋友:是的,险情绪里了。
教练: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想要的。
孩子可能会说希望爸爸能好好跟我说话、平心静气的说话。
朋友: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想要的,这个特别好,我得先表达,其实我也不会表达,所以以后得我先表达我想要的给孩子做个榜样。
教练:是的,妈妈需要作出示范。
那可以问:爸爸总是这样的吗?如果说是,那你有没有向爸爸表达过你的想法,或者你可不可以向爸爸表达这个愿望?
朋友:对!可以问:爸爸总是这样的吗?如果说是,那你有没有向爸爸表达过你的想法,或者你可不可以向爸爸表达这个愿望?
教练:还可以继续说:撕卷子是一种表达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
朋友:对!还可以继续问:撕卷子是一种表达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
教练:是的,相信孩子是智慧的,也相信爸爸是爱孩子的。
然后再单独教练爸爸。
朋友:我老公老是,打完,骂完,晚上看到孩子睡着了开始后悔,自己也说当时控制不住。
教练:问他: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朋友:我说你和领导说话就不高兴就发脾气?我说你记住了,你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等长大了,你吃苦果吧!!!!!!
教练:这是评判。
教练:孩子考100分才值得我们爱吗?
你没有考100分你爸爸打过你吗?(松动他的信念)
朋友:他就没考过100分。
教练:对呀,需要他自己去觉察,你只是提问题,不带评判。
朋友:每次考试就说,考3个100爸爸给你买电话手表。
教练:教练的过程一定不能带有评判,否则,对方会不跟你交流的。
朋友:是,他就说,以后你教育吧!我不管了!到了明天说话不算数了,又开始教育。
教练:不要纠缠在问题里。 问:孩子带给我们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朋友:记住了。问:孩子带给我们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我带着情绪,看到他都是缺点,看到外人都是优点。上课回来吧,看着他还挺多优点的,赞美也多,不去上课了,慢慢,就变回原型了。
教练:是的,当我们带着觉知就会看到人,否则看到的就是一堆毛病。
朋友:哦,这样的。
教练:我们先练自己,自我教练。
我理想中的夫妻关系是怎样的?
我做到了多少?我为这个关系贡献了多少价值?还有哪些没有做到的?
朋友:他也看到我一堆毛病,学习了以后,发现他说的都挺对的。
教练:(笑)彼此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