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大学》对教育有感

        最近在爱奇艺看完一部写实记录电影《大学》,历时三年跟拍清华大学四名相关人物。一个刚步入清华的新生,一个博士毕业生,一个从美国回来的青年教师,一个退休返聘的教授。看电影中的他们都很朴实,没有华丽的穿着没有傲慢的气势没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但对精神对真理对知识却有着很执着的追求。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多了份对我们当下教育意义的思考。我们的人生奋斗目标是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孩子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小时候,在农村,父母重男轻女,并不特别希望我一直读书,初中时甚至劝我毕业就别念了可以出来打工上班挣钱反哺家里。也许是逆反心理,所以我从小就一直想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可以想象,现在的父母逼着盯着子女好好读书,可是他们却还不情愿甚至觉得痛苦;而我那时父母并不大乐意我读书,我却有强烈的欲望想离开农村,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大学,所以总能自发主动地学习。所以在我脑海里,我一直觉得教育的意义是为了让孩子有奋斗的目标,有了目标就不会惧怕过程中的辛苦。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发现自己的格局不够大,目标还是不够远,因为当我完成大学目标后,我就松懈了对学习不上心了,准备混到毕业证在城里找工作安家就可以了,所以现在我的生活就沿着这样的轨迹平庸下来,目的是达到了,可是目的也仅限于此。

       反观电影里的优秀榜样们,他们心中有国有家有责任,所以他们孜孜不倦奋斗不止。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主观的努力,父母是他们的盟友,优秀的父母会为子女助攻,但最主要还是靠孩子自己的信念。所以当我现在也是一个妈妈时,我很在意孩子自己的理想,当孩子很小,眼界不高时,我会经常跟他描述很多美好的事物,聊到我们国家聊到世界美丽风景聊到有很多穷苦人民,有意让他心中埋下责任的种子。

       未来的路上,我也做好准备,只要他愿意一往无前,我便会坚定地做好他忠实的盟友角色。陪他海阔天高,陪他走过泞泥,陪他披荆斩棘。。。因为,教育它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电影《大学》对教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