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是用语文知识来表达你对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审视和感悟,这体现的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堂的融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生动,不是趋向形式技法的精彩,它是以师生精神内容为主导,以文本内涵为核心,以课堂的教与学为依托的生命发生场。融,是我们课堂教学走向成熟深刻的最好悟道。融是一堂需终身修炼的艺术。
【关键词】 融 课堂教学 艺术
杜威曾说过:“知识除了探究,没有任何意义”。本着一颗探究知识的心,可以遇见不一样的风景。教书教久了,其实是交出一颗心。有的心,浮躁功力;有的心,无力苟且;而有的心,颇为宁静幽远。或辗转恣睢,或追求诗意。前者,是在教书,仅仅只是教书。后者则是教育。不论如何,人课合一,应该是每个教书人最好的课堂追求。教师,学生,与课达成一致。从共鸣到争鸣,又从争鸣回到共鸣。这恰恰就是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说的课堂的“融”。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集文本,教师,学生、课堂为一体的高度融合的教学过程,所以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融”的艺术。关于这门艺术,窃以为可以谈谈几点。
一、教师与文本深入的融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连结起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将自己融入文本,沉入并深入文本中,才有可能打通文本的任督六脉,为课堂教学做好精致准备。备课的过程,虽是辛苦的,但也美妙。有时,偶得灵感,往往就是拖地洗碗的一瞬间,有时就是洗脸刷牙低头的一刹那。偃仰之间,动静之时。你看到的天地万物,你读过的文字和书,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是课,都是可以激发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的源头活水,甚至你会发觉这一切都会自觉的融进你的文本解读里头。如此体悟之后,才是备课的开始。
那么备课主要是备什么。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和王君老师说一定要先搞明白以下几点:第一,文体特征;第二,内容主旨;第三,动机背景;第四,语言手法;第五,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第六,教学价值;第七,教学聚焦;第八,学情预判。这几点不是割裂开来的,是一种高度的课堂融合。遵循这几点备课要点,目的亦是为了达到课堂的“融”的教学效果。就如拿文言文教学的“融”来说,窃以为“融”是指文言,文学,文化,文章四个方面的融合,过去大多数文言教学关注的只有文言,文学,而文化和文章有所忽略,笔者想以《项脊轩志》为案例谈谈教师与文本的融合,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与文本融合了,才有可能完美地将文言文里的文言,文学,文化,文章融合在一起,呈现在课堂中,在课堂中碰撞出文言文的火花。
进去文本《项脊轩志》,该文本选自高二语文上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它被安排在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中的“自主欣赏”部分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是形式自由活泼,选材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有人情味,且不乏理趣。作家们在文字中反应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方面比传统的古文更加不受限制与拘束,也更加更够显露自己的真性情。学习这类文章,不仅可以从中收获审美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作家的创作自由和灵活,帮助我们减轻写作时的拘束和为难的情绪,打开我们创作的心灵窗户,启发我们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去写日常生活中那些平淡有蕴含深刻的人间大爱和真情实感。另外《项脊轩志》作为本单元的一课,体现的文本特征打破常规,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作为一篇回忆性古典散文,十分精美感人,围绕着一所破旧的百年老屋却贯穿了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家族兴衰、功业仕途等复杂情感的文章。全文内容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似很杂多,但结构精巧,以一句“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由可喜的轩中之景转成写轩中之事和人,由写景状物到即事抒情。记述分家时言语中没有带情绪的一个词,而“内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读来,这客观的具象的描述却令人感受到大家族分崩离析的衰败和作者的沉痛。写母亲是通过一个老妪之口,侧面描述母亲的言行,因为老妪是项脊轩的见证者,从母亲的一个微小的动作和平常的言语中表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伟大最温暖的爱。祖母的描写是正面的三句话,看的出祖母对孙儿满满的疼爱和深深的期待。文章的前四段是作者十八岁时写的,后两段时时隔十六七年后作者补记的。此文在编入教材时将第四段删去。作者回忆妻子的部分是从两个场景:其一是“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其二是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矣”。两个细节,也是平平淡淡中记述,可却是看出作者对亡妻无线的思念和深深的爱。全文看似随性而写,实则精心选材,精心雕琢,读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平淡的语言中都是作家的深情厚意。此时,对文本的了解已经进入佳境,笔者自问:为什么《项脊轩志》能成为古代经典散文,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人们去读它依旧感动不已?笔者想它应该不仅仅写的是一所老房子,而是三个女人的一生,和两种特殊而平常的情感,它的情感内核是在讲人世间最常见的情,却又是最深沉温暖的爱。项脊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物,它是一种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已经老去但又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它承载着一个人珍贵的成长时光,身上背负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承载着父辈们的爱和期望,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和一所心灵故园。
当我们读到最后,画面就定格在那一棵当年妻子死之年作者亲手栽种的如今却亭亭繁茂的枇杷树前。我们被触动,热泪盈眶。然而文句中竟无一字是提到如“痛”“苦”等之词。原来我们被感动的东西正是心底里隐藏着的:人对死亡的无奈,人对真爱的渴望,人对岁月的追念,以及人对真情的呼唤。我们不因为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更,还能被《项脊轩志》一次又一次动到心扉,是因为感动人心的东西永远都是不变的,是因为不论我们作为平民,或是贵族,我们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生活的无奈,都会有对生活的渴望、追念和呼唤。人世间最美的和最感人的是人之常情。而《项脊轩志》全都有。教师作为常人一枚,其中的“情”自然而然也能融进骨血里了。这样融进去和融出来的文本感悟在反复细读的基础上。于是《项脊轩志》反复诵读。不下15遍。先是素读,用自己的感觉,去把握文本给我的第一触动。我觉得温暖感动。这是有温度的文字。于是深入字里行间,反复读那几段最有感觉的文句。向自己发问,“为什么,取名项脊轩”,“为什么项脊轩变得珊珊可爱”“为什么多可喜亦多可悲,写悲多一点还是喜多一点呢”“为什么,日常片段那么多,写母亲祖母的只选了这平平常常的几句话”“而又为什么作者那么悲痛,却竟无一字是悲”“为什么写妻子,不正面描写多一点”等等。许多的为什么,在我一遍又一遍地读文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外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沉思后,我的问题豁然解开。教师,一定要站得高方能给学生及时和足够的引导。但文言文的深度和高度,不仅只是知识拼接的深度和高度,而是你对生命审视的深度和高度。文本读到最后,你真正读懂的不仅仅是写作中的技法,而是文字背后的温度;不仅仅是技法,是你读懂创作的人;不仅仅是技法,是作家的悲悯情怀;不仅仅是技法,是平凡琐事中人间的大爱;不仅仅是技法,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项脊轩志》全都有,它成为了经典。不管孩子们读到哪个层面上,我都要告诉他们,珍贵的永恒的感动的东西,不论时代变更,不论历史更换,我们心底里的对大爱的需要和呼唤永远一成不变。这便是将教师与文本高度的融合。只有融,才能挖掘到文本的精神内核,才能留下无限的文本魅力。就像天边日落时的一抹晚霞,就像风雨过后的一道彩虹,美丽动人。
二、学生与文本真实的融
《项脊轩志》执教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以小纸条方式针对字词提问,字音基本没有问题。由于字词句的翻译问题较多,课堂时间有限,笔者挑选了一些认为比较重要的,与学生一起分享,检测学生与文本接触的融合度,尽最大能力让学生融入文言文的字词学习与积累。这便是教师处理文言文之“言”的智慧。文言文的教学,容易陷入一边倒,或是讲不出新意提不起学生阅读兴趣。但讲解字词的翻译,还得要让学生兼顾文学,文化的渗透。如何很好的将这三个方面完美结合,很重要也具有挑战。因此只要学生关注文本里的重点字词句,课文下面有的注释,教师可以不用费时赘述。让学生补充讲解一些难点重点,拓展知识面,如此一来,不会显得课堂僵硬,枯燥。还能够让学生投入文言字词的学习中来。解读文言文,是体现其文学,文化的部分。这部分,也不是完全将文言字词抛开,文学文化的理解,一定是在沉入文言字词中寻找体会的。所以三者独立,却不割裂。
例如解读《项脊轩志》第二段:“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多”“小门墙”和“往往”等词语,体会叔父分家之后的家族状态,这不是客观事实的墙,而是作者隐晦地说“人心之墙”,归氏家族分崩离析之后的人心分离,从而体会出作者内心的悲痛无奈。再如: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让学生抓住文本里母亲的一个轻微的动词“叩”和一句平常不过的话语“儿寒乎?欲食乎?”来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和我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这些在课堂中的解读,与学生的交流,正是体现了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真实地触摸和理解文本的融。
学生在文言文中“融”刃有余,师生才能在文言文中找到文言的美丽,感受到文学的浸濡,体会到文化的熏陶,领悟到文章的精髓。因此,所有的文言文本的内涵,感受,都得通过沉入,分析,辩义,比较,诵读每一言来实现,来达到文言文教学的“融”,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 通俗的理解是用语文知识来表达你对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审视和感悟,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很好的处理了这两个方面,才是文言文的归处。
三.学生与学生理性的融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主人的感性要有一种敏感的善良,而主人的理性则需要一种智慧的思考。那么怎样的课堂可以有如此美妙的状态呢?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那是一个个理性的火花,智慧的火花,是课堂预设之外的火花。这样的精彩,有时是不能重复的美好的“融”的课堂。
例如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环境描写的品读从题目出发,最后又落脚在题目上。笔者提问学生,这场“风雪”只是自然中的风雪吗?如果在“风雪”的前面加入一些修饰词语,可以是——?一学生说不只是自然中的风雪,后面的学生都一一由此激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总结读出:
这还是一个生命危难时的风雪,
一场人生失意时的风雪,
一个关乎家庭幸福的风雪,
一个隐喻社会和谐的风雪,
一个暗示国家稳定的风雪。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曾经遭遇过一场不可躲避的风雪。林冲生命中的这场风雪,他的生命历程,你读出了点什么?罗曼.罗兰曾经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也有人说天下的文字其实写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学生都能联系自己试图从林冲身上读出自己。有的说,从林冲的身上读出了忍让的重要和分寸;有的说每个人都有无奈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的说不要一味的善良,要看对象,该出手时就出手;有的说林冲有太多顾虑,但是我们每个人大多都有家庭,顾虑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林冲一路走来,又怎能用三言两语能道得清,说的完的。有时就是那些一股又一股无形的力量催逼着你,使你一步步走到了生命的边缘。人生不是每时每刻越过困难之后就是希望的,也不是坚持到最后就能看到希望的。有很多时候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了,依然还是失望,还是苦逼,这是真实的人生。都说“男怕入错行”,是不是,林冲选择了“文”,重新选择职业,他的命运就不一样了呢。学生都纷纷发表见解,说不会不一样,职业虽然换了,但是他的性格没变,他所处的家庭和时代背景没变,或许选择了“文”更无力反抗。一个人的命运,在乱世中,很难单一地说通过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去改变。我又问学生,那如果林冲杀了仇人之后,没有梁山之地接收他,你们觉得他还可以有地方栖身吗?学生纷纷提议:他可以四海为家,从此孤独终老,他可以躲到深山老林,隐姓埋名,他可以毁容,回来就不怕官府抓了,他还可以到别处去,重新组建自己的团队,东山再起,…………就这样,一个学生激发另一个学生的或感性或理性的思考,他们说了很多,很多,可是林冲最后是上了梁山,而且到最后读得真是令人心痛。
好的小说,除了给人美感,快感,还应有深刻和心痛!而且是久久的,久久的。这大概就是经典,经久不衰!笔者以为那堂课学生已经由感性到理性上升了一个台阶。往后学生再碰到别的小说,想想这课,一定就会读了。
四、师生与课堂和谐的融
给学生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讲两个方面:品读人物和环境描写。教读小说,人物品读是必不可少的。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而语言和动作又是最能体现出人物个性的一点。所以在理清了小说主要内容和明确了古典小说的基本知识后。笔者和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林冲的形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林冲怒杀陆谦等人的那一幕。于是大屏幕上出现几段文字:
(1)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管营,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管营。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此处笔者和学生反复体会“泼贼那里去”和“饶命”,读出林冲“喝”背后的情绪和“去”字后面感叹号的内容,读出陆虞候吓到和慌乱的“饶命”的感觉。为此,让学生换成“喊”字,比较感受。笔者还示范演读,甚至让学生对着笔者“喊和喝”,课堂真实和谐,师生达到高度融合。一生毫不留情,大方喊“王泼贼那里去!”又大喝一声“王泼贼那里去!”一比较大家发现,“喊”有声音上的延长,因为目的是重在声音传递更远,让对方发现,而“喝”不仅重在声音洪大,还有情绪上的传染。学生一听了然!就这样,顺势让学生个别读,角色扮演,开火车一次次,一个个地读“泼贼那里去!”“泼贼那里去!”“泼贼那里去!”……学生偶尔会不禁发笑,可是当读到第三个第四个学生的时候,他们“大喝”的感觉出来了,感觉到了林冲那刚猛激愤,忍无可忍的性格。有了这样的课堂效果再接着体会“掇,挺,拽”便轻松准确了,学生演示三个动词的动作,发现一个比一个动作幅度,力度更大,为什么?除了害怕对方发现,除了心细,更是林冲情绪的表现,他的忍耐力的爆发点由“拽”字达到极点。此段这几个描写林冲的蝉联动词,无一不表现出他性格上的嫉恶如仇,刚烈的一面。
大多时候,小说的课堂,都是安静默读,但是窦桂梅老师认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品味。笔者采用了窦老师的小说教学朗读法。巧妙的演读方式使得师生与课堂有趣和谐地融合了,这样的课堂岂不美哉!
五、结语
不仅教学是融的过程,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融的过程。就如同演员在舞台上,如果不将自己融入戏本里,人物的立体感的塑造就会大打折扣。我们会听到一些老师的课堂,感觉还不错,可是就是上升不到一个点,达不到语文的那个味儿,那是因为我们借鉴的是优秀的教法,那是形的东西,我们缺少了神,语文教学其实到最后就是融。语文课堂的融不是流于表面的热闹生动,不是趋向形式技法的精彩,它是以师生精神内容为主导,以文本内涵为核心,以课堂的教与学为依托的生命发生场。融,是我们课堂教学走向成熟深刻的最好悟道。融是一堂需终身修炼的艺术。只有不断地思考关于“融”的课堂,我们才有可能使迎来课堂的诗意。
【参考文献】:
1.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长啸高歌寄情怀——<项脊轩志>细节品读》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