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三人行(上篇)

 迎风而起 我自漫天一粒沙

是以一碗羊肉泡馍为起点的。大部分的地方小吃,都是只照顾当地人口味的,所以,最正宗的地方小吃,刚开始吃不出好,觉得难吃,再正常不过了。

2017.8.6.

第一天

西安—兰州—西宁 

    全程约871公里,大约11小时

沿途的风光确实都很美,但却不那么能提起人的兴趣,可能是我们心里都有向往已久的愿景和期待,期待的是那心中地方—青藏高原,所以,全部激情都用来赶路了。

将近900公里的路,十几个小时,开了个从日出到日暮,一点都不累,关键是有激情。

安排好住宿,赶紧填肚子,那真是饿了。我吃东西,讲究的时候难伺候,不讲究的时候松管娃。吃手抓,当然要讲究喽!西宁的手抓羊肉,居然是凉的,但是!太好吃了!尤其适合不喜欢羊膻味的人,超级赞,三人风卷残云!

2017.8.7.

第二天

西宁—柴达木盆地—戈壁滩—格尔木

全程约770公里,大约9小时。

昨天还是半袖,今天就剩下几度了。青海湖我们都去过,放弃,茶卡盐湖太小,放弃。

茫茫的大戈壁,无际的柴达木,上百公里见不到人,青藏线上的孤独穿行,让人不由得生出些许豪情。看惯了内地的山川景致,我们显然被眼前的风光震撼住了。

2017.8.8.

 第三天

格尔木—查尔汗盐湖—昆仑山—

玉珠峰冰川—可可西里—沱沱河

全程约500公里

查尔汗盐湖,我们是慕名而来,因为它国内最大,且没有开放旅游,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是个工业基地,盐湖就在工厂里面,工厂不让车进,却允许当地人开私家车,收费带我们进去。还好,都很守规矩,态度也很好,80元钱三个人。

察尔汗盐湖虽然大,但景观一般。

盐湖出来,就直奔昆仑山山口,昆仑山是梦里的向往,小说的圣地。

第一眼看到昆仑山时,那种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气势,让我毛发龇立,血脉喷张!那一眼望去,寸草不生的一片死寂,荒凉,荒凉,还是荒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助的惊叹,天地竟如此造物,顿生悲怜哀闵之情,一时周身感官分外压抑,有点喘不过气来。

直到看见水!啊呀!心情一下子舒缓过来,苍茫天地,巍巍昆仑,竟突然对我们换了一幅颜色!如同生命禁区的冷漠之地,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必须找个地方坐下来,喝酒。

中国人对山水画,有种情趣很高的独特审美,叫做“可望”,“可行”,“可游”,“可居”。此处四者皆得,怎么能不走近她,融入她。“风景如画”,“ 画的和真的一样”,两种赞美看似矛盾,其实是不同层次的审美造成的。管她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幻的画面,融入她才最重要。

可是,再惬意,也终归挥挥手离去。

天气是说变就变,一时阴云密布,小雨淅淅,这里突然就又换了副颜色,天地间如同上了层薄薄的清漆,印衬着雪域冰川,成了一幅天然的黑白画面,尽显荒寒凄厉之美。

转瞬间天又晴了,雪山冰川下的青藏铁路。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是那么渺小,却又是那么伟大。

这里太开阔了,开阔到一列疾驰的火车,从进入眼帘开始,到彻底消失,要很久很久,久到你都干了几件事了,当你回头看时,列车还在那里,不徐不疾。

可可西里,到了就知道,藏羚羊保护似乎做的还不错,从看到第一只的惊喜,到后来的一群一群,藏羚羊也就不那么可爱起来。只有那又长又尖的羊角,倔强的刺向天空,成为我对藏羚羊唯一的记忆。但我明白,这种动物太需要人类对这片土地诚敬的驻足了。

青藏线,不仅仅是对人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更是对肉体和精神的折磨。痛苦的体验马上就要来了,但我们三人却浑然不知,对前路的向往,催促着我们一路前行,这份激情,让我们错过了计划中,最合适过夜地点。

夜里九点多,我们意犹未尽的到达了沱沱河,天也黑透了。吃完饭后,痛苦的高原反应终于来了。开始还没太在意,夜里就越来越难受起来,也说不出哪里不舒服,反正就是整个人从头到脚,到处都是不适,忽冷忽热,头越发沉重,实在难以入睡,煎熬至凌晨,半梦半醒的眯瞪了一会儿。

2017.8.9.

 第四天

沱沱河—唐古拉山口—那曲—当雄

全程约650公里

早早就起来了,体验了一把,坑深落粪急的古董级茅厕,就只想着赶快离开这个地方。

但一切行为尽量放缓节奏,一点点地适应着高原的海拔,可高反始终挥之不去,三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严重的就只能躺下,一动不动,偶尔“噗呲,噗呲”吸两口罐装氧气。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唐古拉山口。

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想把这一刻的感受说出来,很难!

想用文字来表达,更难!

高!实在是高!美确是无法形容的,能够赞颂的唯有诗篇。这一刻,思维是沸腾的,俱往矣,一时间,统统涌上心头,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又无从讲起,只能傻傻的“哇!哇!”,但这最简单的赞美却是饱含深情。

二十四诗品有那么几句:

……

鸿雁不来,

之子远行。

……

如有佳句,

大河前横。

这一切你看就好了,说什么都是多余!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潜诗的心境意境,此时此刻一览无遗。

今天,海拔是主话题,高反是主旋律。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即便形势严峻,但我们对高反的估计还是严重不足,认识还是不够深刻,为了去那木措而不走回头路,我们毅然决然的住在了当雄,虽然当雄的海拔4200,但高反再次折磨了我们一夜。

当雄县在修路,尘土遮天。

上床前的窗外,依然是明亮的。

中国境内东西大约有两小时时差,所以这里的天黑的很晚。在青藏高原上,住宿是不能挑剔的,古人有句词:“饥鼠绕床,蝙蝠翻灯舞……”。我们虽不至于斯,但也可谓,虫蚁绕床,飞蛾翻灯舞!但这一切都很值得。

2017.8.10.

第五天

 当雄—那木措—拉萨

 全程大约350公里

早早起床,经过这一夜,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尽量不要在高海拔的地方睡觉,青藏线要快进快出,莫停留。

西藏的湖,远远的看,才最美,最动人。她就像大地的眼睛,那么深邃,那么幽閒、那么贞专,如淑女之容德,湛然而清。那木措尤其如此!不管是朝着她的远望,还是反身的回眸,眼之所及,极尽之美。

但当走到她的近前,美感顿然失色,神圣感一扫而光。中国标准的旅游景点,如潮的南北人群,无序的各色店铺,到处兜售的小贩,毫无价值且千篇一律的纪念品。有些特殊人群和车辆是可以环湖的,普通人不行,可气的这种中国特色无处不在!

在严格的区间限速下,痛苦的高反中,我们完成了艰苦的青藏线,顺利到达拉萨,青藏线作为我国的战备公路,在如此高海拔之地已经算是很好的了,来回两车道,损毁路段相当多,虽然几经险阻,一辆普通的GL8还是全程应付下来了,回顾行程确实不易。

海拔降了下来,我们的高反也不同程度的得到缓解了。

住的地方有个天台,布达拉宫就在那里,非常神圣。此刻有茶有酒,三人能够坐下来安享这份惬意,回顾一路际遇,当真快慰。当人们论及往事时,不太说那些开心的舒适的经历,更愿意说那些困苦的艰辛的煎熬,尽兴处放肆开怀,笑声郎朗,任凭随风远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日常习惯把自己的情感隐藏起来,但在这瀚海高原,情感无法抑制,也不想抑制,在这里,我积蓄已久的情感终于憋得难受,有种吟唱的情感冲动让人不吐不快。表达方式有很多,我还是愿意把它寄托在笔尖,封存住我这份的真挚的生命的情感。

穷砂苦草,戈壁尘土,

一路纵马风墙。

踏破巍巍昆仑碎,

放眼处、极尽荒凉。

千里阵云,层峦戴雪,

远山重锁关乡。

天之水色青胜蓝,

涤凡尘、乘雨过江。

古人说:“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碎片的时代,真的不想再亲手添上一些文字垃圾,所以我不会去造作什么,只是凭着自己的真实感受,慎重如实的把它记录下来,希望能够写出一些可读的东西,不去浪费大家的宝贵时间。

青藏线的行文太快了,我一直想慢下来,让节奏丰满一些,可我做不到,后来想想,青藏线确实在赶路,总想着留更多的时间,去更多的地方,再加上高反,真的也不敢多做停留,所以,快,急,是我行程中最真实的感受。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藏地三人行(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