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凭借自己确认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是如何可能的

那个讨论“抑郁的人是不是忙起来就好了”的帖子下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复,回答者说,你们说这么多,都没唠到重点上,一个人,如果不忙起来,不想尽办法填满自己的时间,就闲坐在那儿,将不得不面对“自我”,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思考过什么是“自我”,也没想过“我是谁”“我要什么”,“我为什么而活”,甚至大部分被条条框框的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孩子连兴趣爱好都没有,所以对独自面对“自我”这件事心存恐惧,而必须通过填满所有时间来回避“自我”,因此大家并不是对闲暇有什么意见,而是对拷问自我心存恐惧。若是要把握自由,就必须先深刻认知自我,并学会为自己的一切选择负责。有的人把自己心目中的问题投射到抑郁的人身上,以为自己的恐惧也是其他人的恐惧,所以才会得出“忙起来治百病”的结论。这个回答我深以为然。


之前看到某本书中有一个小游戏,医生问病人“回答我,你是谁?把你的答案写在一张张小纸片上,然后再把这些纸片按照你心目中最不重要到最重要的顺序排列,再按这个顺序一张张扔掉,看看最后剩下什么。”这个游戏让我毛骨悚然,我竟然发现自己一个答案也写不了,面前就是一张白纸,扔掉就什么都不剩了。王恒教授在讲到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年—1855年)的时候,说到国外有人问一个12岁就能读康德的天才小孩“你是谁”,他觉得如果突然问一个中国人这个问题,会非常危险,因为我们国家大部分人没有相关宗教背景,对个人的身份认知是一片虚无。我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一向是不存在“一个人”这种情况,大家只能回答我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一个集体,而对“个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无能为力。为什么只能有集体呢,这个问题细究下去还可以解答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明知道做某件事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是为了面子还要咬牙去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行为不是愚蠢,恰恰是在那个环境中反复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但是这和本文主题无关,下次有机会再探讨。回到克尔凯郭尔,“寻找一个对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寻找一个我愿意为它而活、为它而死的理念。”作为一个存在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试图将一切与个体自身的情况相联系,而不是从中提取本质,借此来理解生活。他的第一本著作《非此即彼》集中论述了自由与奴役之间的选择,这一论题几乎可以在他的所有著述中找到。他坚持认为责任和宿命论在人类中互相缠绕,由此预示了深蕴于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和意志危机等课题。在他看来,当自我包括许多非意志的或自我创造的因素时,自我仍然不是一架机器。他反对怀疑论,反对宿命论的超然旁观,把道德和伦理责任作为普遍目标,把由此促进的世俗判断和绝望戏剧化。他认识到“精神失助”这一奇特的现代病,指出自我疏忽或自我隔离,真正的自我一直未能实现也无法实现。要纠正这种现象必须在信任上获得飞跃,树立“新生活”或真正的自我是个体摆脱与一个人的社会文化环境彻底同化的个体化和分化过程。自我参与就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活,这表现为积极地、主动地参与人生的全过程,而不随波逐流地附从于他人的生活方式。自我参与的意识是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能存在、而其他事物的个体不能存在的原因。克尔凯郭尔说:“人类区别于动物种类不在于他在种类上的一般优越性,而在于人类的特征是:这一种族类的每个单独的人(不但卓越的个人,而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比种类更多的东西。”动物和其他事物只能按照种类规定的方式存有,它们只有类本质,而没有存在。自由选择是自我参与过程中面临着的选择。人不是理性动物,不被驱向一个预定的目标。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参与生活就是自主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自由选择是人生的冒险,只有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选择,否则那不过是被已知的目的所决定的手段。但不管后果如何,自由选择总是朝向一个目标的飞跃(leap),而不是偏离目标的堕落。自我实现是把人变得越来越个体化,同时也越来越脱离社会的存在的过程。克尔凯郭尔对群体、集体、整体深恶痛绝。他说:“一个群体 ,不管是这一个还是那一个群体 ,不管是现存着的还是消亡了的群体 ,不管是卑贱的还是高贵的群体 ,富人的还是穷人的群体 ,——一个群体在概念上就是错误,因为它把个人变得彻底的顽固不化与不负责任。或者退一步说 ,它削弱了个人的责任感 ,使人的责任成为一种幻觉。个人的责任感来自自我参与和自由选择。只有一个存在的个人才会为自己选择和参与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群体意识为推诿责任提供了借口,一个随波逐流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把责任推卸给群体。克尔凯郭尔强调自我实现,所要实现的正是个人责任感。


接下来,讨论能否完全凭借自己就能确认自我的独一无二性之前,让我们来看看手上有什么线索,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没什么天赋加成的普通人通常有什么办法确认自己的价值感:


1.“我”存在且有基本的思考能力。

2.三岁以前和母亲的相处模式决定了我们的依恋模式,没有得到正确的母爱的小孩输在了起跑线上,并且这一点无法改变。

3.爱不是无源之水,从母爱中的到的能量是流动的,得到过爱的人才会付出爱。

4.安全依恋型的人会被安全依恋型的朋友和恋人吸引,并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接下来会正向循环。

5.家庭外貌等不可改变的条件对人影响巨大(我不认为应该把身体心灵强行二分,除了自己本身的肉体,长期养育者们也可以看作是心灵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用于社交的时间急剧减少,人们往往优先选择贴标签的方式来认识彼此。

6.外在的评价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缺乏关注寻求认可的人影响尤其大。

7.教育塑造了我们,社会给不同的人的选择是有限的。

8.“我”被各种流行观念所塑造,被文化所影响,所有人都是。

9.我们不应该用任何天生的,无法改变的东西去评价别人。

我们不应该被外在的评价所影响。

10.我们能够形成一套自己内在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可能和社会对我们是否有价值的标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11.自由意志存在。

12.不必去思考死亡,因为它必将到来。


这些都是当下的流行观点,可以从其中看出有很多矛盾的东西。如果2、3、4为真,则三岁以后,没有成功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则终生无法改变,那么,TA能够从外界获得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得不到建立安全感所需的环境。2、3、4、5可推出人际交往会有二八定律,强者恒强,甚至这种强大可以代际传递,同理,弱者的弱也会代际传递,血统论成立,则9和11为假。5和9相反,8和10相反,两者不能同时成立。如果8为真,则“我”不可能具有独一无二性;如果10为真,则必有神秘力量影响了“我”,推翻了8,独一无二性有被证实的可能性。如果2——8均为真,11必为假,则“我”生下来就是被塑造成功的产品,就连我想要追求的“独一无二性”也只是社会影响的产物,而不是出于我自己追求自由的渴望。11的前提是有神秘力量在虚空中起作用,因此因果律不适用于一切情况。如果3为假,则“爱”可以无中生有,即使从来没被爱过我们也能用正确的方式爱人,并付出真实的爱。同时,5、8为假,9、10、11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这么推理下来,关键在3和11,是否相信没得到安全依恋模式中的亲密关系滋养的人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出爱的能力,并且,这个能力并不是从外界得到的,而是自己的内心滋生出来的,如果不能自我滋养,则无自由意志,人只是社会生产环环相扣的产物,更不可能确认什么独一无二性了。我们要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则必定在内心深处相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他来作为“爱”的源头。如果“我”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完全被塑造出来的,则“我”对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负责,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由“我”自己选择的,而是被选择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我”即“世界”,“世界”只是“我”大脑中的一个幻境,那就不管怎样说都可以了。


一方面,我们试图冲破牢笼,重建希望,重新塑造自己,另一方面,外界阻碍重重,甚至我们自身的内心成为了我们确认自我价值的阻碍。那么,是否有可能呢?是否有可能抛开世俗成见来评价自我呢?安全依恋型的幸运儿这里不用讨论,中了子宫彩票。而另一部分人,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才能达到他们的起跑线,一个在婴儿时期从来没有从外界得到“爱”和“认可”的人能够从心中自然而然生长出“爱”,同时这个爱强大到填补了婴儿缺乏母爱造成的残缺。这个凭空生出的“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神秘力量给予这个人的?我如果想要确认自我的独一无二性,就要先确定自己本身的存在是无条件有价值的,这个该怎么证明呢?价值体现在何处呢?我怎么能脱离所有人的评价来建立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呢?要完全凭借自己确认自我的独一无二性在这里是反经验的。如果回到克尔凯郭尔,信上帝解决一切,宗教确实可以带来很大的安慰,显然,我们可以认为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永远爱我们,能原谅我们的一切过错,我们是他最爱的孩子,这样,无论我们身处荒原还是沙漠,我们都能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爱着的。如果是无神论者,心中没有上帝该怎么办呢?我想,既然上帝本来就是被定义的,TA就是我心目中的力量,那么,我可以定义每天使用的那个红色杯子为“上帝”,并定义它的能力是“全知全能”,我就有了一个能捧在手心里的上帝。既然大家都靠着信仰活着,那么只要我足够坚决,足够虔诚,杯子也确实可以给我力量的吧。这样看来,只要坚定地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即可,自由意志可以推翻一切刻板印象,相信自己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拿着“上帝”给的“爱”去爱人,行走于世,能自己给自己以价值感并确认自己的独特性,能从一片虚无中生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投入滚滚红尘中去生活,也是非常酷的人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凭借自己确认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是如何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