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读到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真有种晨钟暮鼓、警世长鸣的感觉,目瞪口呆,叹息惋惜,痛彻心扉,种种思绪兼而有之。
书的主人公池大为,入世之处拥有热血而真诚的理想,但在现实官场生活中被一次又一次挫败,最终人生的品格与信念崩塌又重建,开始去迎合现实选择利益,从而走上人生快车道。
书的前半段,各种冲突、打击、痛苦、纠结,看得观众也异常气愤难受,后半段画风突变,主人公顺风顺水、青云直上,短短一年越过七八年越不过的几道坎。
池大为其实挺有运气的,正好他脑子转过弯来时,各种机缘巧合的好事纷纷来到,送他一步登天。就像有的读者所言,更多的人,即使想通了想透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作为普通人家普通娃,人生重大选择要慎重再慎重,我们都没有再次翻本的资本。人要有初心,但不要有执念,尤其对那些可能自己都没有想明白的一些想法念头。
池大为受耿直的父亲影响,以孔孟屈原嵇康文天祥谭嗣同为榜样和力量,要守护正义、仗义执言,要不昧良心、站着吃饭,结果是,明明有一身本领,偏偏一次又一次错过职场良机和人生伴侣。
“人间真实从来不从原则出发,利害才是真的,原则只是一种装饰,一种说法。这样已经几千几万年了,不会因谁而改变。”
池大为的所思所念,也不过是一种说法,随行就市、顺势而为是一种说法,坚守原则、珍视人格也是一种说法。当牺牲和坚守都只是一种说法时,牺牲就变得意义暧昧,甚至毫无价值。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与达也是可以转化的,一味追求独善其身则可能一直穷下去,意欲兼济天下又何必那么在意姿势和吃相。
可以有所作为的位置,你不去占,自然有别人占;有志向的人不去抢,依然有品行低劣的人来抢。历史上很多名士,往往眼见小人得志,自己有志难伸,拍遍栏杆空余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实,沧浪之水无论清与浊,都可以濯我缨,也都可以濯我足,只要我们别太有洁癖。
最近追更《剑来》,文圣首徒崔瀺提出并亲自践行事功学说,大力提倡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特别反对空谈心性、艳辞丽赋的浮浅学风。你别管我做什么事,用什么手段,我要达成那个正义的目标,手段我是不怎么在乎的。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他不惜落井下石、叛出师门,与众师弟结仇为敌;他甘愿自降身份,以上十三境的顶级大神出任山下小小一国之国师;他无视刀兵四起,人头滚滚,帮助大骊王朝迅速吞并数十国,一统宝瓶洲。
他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集一洲甚至数洲之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大灾,虽然时间没有站在他的一边,但在其他大洲一触即溃的情况下,版图最小的宝瓶洲却如铜墙铁壁,最终挡住蛮荒天下的疯狂进攻,力挽狂澜于既倒,救得浩然天下九洲亿万生灵。
最终决战中,崔瀺身死道消,众人皆活他独死,他对此早有准备,坦然自若,读到此处,亦让人泪目涟涟。
我们能用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恶人来评判崔瀺?他能有什么原则底线?无论如何,他做成他想要做的大事好事正义事。他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人,了却身前身后事的人。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国家如此,朝代如此,单位如此,人也如此。
我们要入世,不是生下来就在大势中,也不是跳进来就算在其中,哪怕心怀凌云壮志、身负绝世武功,一个念头一根筋也不行。
入世者要深刻地洞察人性、体谅人心、理解世事、把握时势,做时代的共舞者、形势的弄潮儿,不管环境海晏河清还是乌烟瘴气,才可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我们要作为,不能推己及人,拿自己的尺子卡天卡地卡世界,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别人都是猪人狗人小人,唯自己有良心是君子;不是一脚踢翻原来的饭桌子,让一群人都没有饭吃。
崔瀺是山上神仙,有通天之能,是不是随便选择一个山下王朝就能一统大洲呢?显然不是!他选择了更原始落实更有朝气虎气也更能接受事功学说的大骊王朝,而不是文化发达、莺歌燕舞的大隋或卢氏王朝。
张居正为了推行改革大业,不要名声也不要德行,做了多少苟且委屈之事,最终为大明续命几十年;戚继光为了专心消除倭寇之患,也要给胡宗宪和严嵩送礼求支持,最终功成在我,扫清寰宇。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却不能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入大火须如清凉界。
池大为一心想为血吸虫病的众多乡亲治病,一心想为众多被打击压制的同僚解除枷锁,一心想改变内部治理模式,一心想纠正领导铺张浪费的工程,然而,直到他接任厅长,一个人说了算的时候,才有力量去推动和改变。
圣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要想三不朽,何其之难,要不千古以来,怎会仅有那么几个圣贤?何况,德、言、功,也不都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我们普通人,别说三不朽,能有一不朽已是奇迹,哪怕我们只在某一方面,做出一点点业绩,已算是了不得了。
我们无需总拿那圣贤的镜子照自己,若真有了精神洁癖,无法与世界和光同尘,只能是徒增了烦恼,束缚了手脚,浪费了才华,误了卿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