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我住的板楼很有趣,从南数五层,从北数四层。最初我被搞糊涂了。我揉揉眼睛,不相信自己看错了。足足绕迷宫一样数过N次后,终于有一天,明白了最高层的确五层,因为北向一半是大天台,所以从北看像四层。谜底解开了。
解开了谜底之后,与之有关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有一天两个小伙子抬着大铁桶,后面跟着一位老大妈。我好奇一问,大妈笑眯眯:“把铁桶搬上五楼填土,我要种葡萄。葡萄熟了你来吃吧。”我脑海里顿时出现坐在葡萄架下数星星的画面。又有一天,一位老伯矫健地扛着一大袋泥土上楼,我不再好奇一问,因为这必定又是在天台种植蔬果所用,脑海里出现了一座芬芳小花园。不久,我仰望天空时,发现某一家五楼天台三面围起淡黄色的苇帘,相当别致而有隐私感。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对年轻男女在天台的烛光花园里共进晚餐的浪漫诗意。终有一日,我搬上了神秘的有天台的楼房。
结果,我发现因为五楼离地面不远,居高临下,四面八方都在眼中,于是天台变成观察生活的绝佳处所。这是和种植相提并论的另一大乐趣。一楼拐角的这位芳邻,论年纪,我该叫她阿姨。我从高处俯视她和她的工作室,秘密一览无余。
她身材清瘦,中等个,无论冬夏,总是用淡灰色薄纱巾把自己的头包起来露出一双眼睛,就连这唯一露在脸上的眼睛,我和她不熟时,也总是躲闪着,像是害羞。她的衣服干净得体,套着干净的蓝袖套,戴着一顶灰色凉帽,遇到的时候,她总是压低帽子捂着口罩在工作,弯腰捆绑厚厚一叠纸板,或坐在小板凳上整理角落里小山堆儿的废品。不过是瓶瓶罐罐、报纸、纸箱子、旧衣服。老人家分门别类地归置,又认真又仔细。她的工作室在两个单元间的凹处,不算占用公共空间。她每天下班后,把等待卖的废品齐整地码好,遮盖得一丝不苟,严严整整,路过的生人乍一眼怎么也看不出这个角落有什么特殊。
我一直很敬重她,这样一位阿姨,理所当然是一位环保者。她把我们日常丢弃的垃圾分类整理好后,一一搬上三轮车去收购站。常有邻居主动把纸箱酒瓶等旧物送给她,她总是从小板凳上站起来,笑眯眯地接过说一声:“谢谢啦。”环保阿姨把邻居们扔掉的塑料袋也一丝不苟地捆绑成一大堆。她见了熟人也才点头,却从来没有和同龄老人们一起聚堆儿聊天。我来这里三年了,她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点也不吵到别人,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她妨碍小区的卫生和生活秩序,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
我路过她的环保工作室,趁她不在,把觉得有意思的细节拍下来。墙上的钉子上挂着一排劳动用具,长扫把、短扫把,抹布,她每天上下班用。绳子上挂着一排五颜六色、长长短短的的鞋带们,组成一张高低有致的图画。
另外,她还种菜。这排板楼最深处是一栋小区库房,常年锁着。库房比地面低一半,地面围着一排栏杆,以防止人掉下去,入口处有台阶,阴凉地长满了青苔和粗壮的杂草。库房门前有两米宽的走道。她的菜盆们整齐摆在库房走道正好晒得着阳光的地方,为了不妨碍工作人员偶尔进门取东西,菜盆们很识眼色,居住在每个窗台下。大葱粗壮挺拔,小葱精神招展,小油菜热热闹闹挤成团,菠菜们舒眉展眼绿油油,韭菜们排兵布阵……盆里垫着厚厚的泥土,菜们生活得舒舒服服的。环保阿姨捡到一个铁的装置架,于是用油漆刷白后,变成立体菜园,菜盆们的种类增多了。她经常坐在菜盆旁边,默默地编造毛衣毛裤或手套。因为她的帽子和口罩从未摘下过,我至今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有时,她会把种植的有机菜分好份,送给来来往往的大爷大妈回家去吃,然后再填加肥土,继续种植,可以一直种到十月末。肥土又从哪儿来呢?墙角树丛后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立着五个隐蔽的麻袋,她把落叶杂草猫狗粪便与土混在袋子里,隔三个月取出来就是上好的腐殖肥土了。
这是我从天台上观察到的,细节就陈列在那里,让我觉得她很有意思。至于她是谁?叫什么?住在哪里?多大年龄?她的经历是什么样的?这都藏在她的气场中。她的隐忍,她的谦让,她的有礼,她的斯文,让我敬重。
第一位出场的,我叫她1号阿姨,第二位出场的,我叫她2号阿姨。彼时她在我单元门口有“工作间”。我诧异她的大胆张扬,居然把工作室公然布置在单元步行楼梯左侧的空挡处,不担心物业和居委会来管她。她的废品里经常有好玩的小东西,比如包装茶叶用的无漆白木头盒子。我停下来夸好看,阿姨立刻塞给我:“喜欢你就拿去用。”有一天我和她聊天,问她不怕物业和居委会来管她的废品吗?
“管我?管我干嘛?我是咱们小区流浪猫的守护神!”
“流浪猫?有吗?我怎么没看见?”
“你往小区后面走一走就知道了。”阿姨那时没戴口罩,长圆脸,小眼睛亮晶晶的,头发花白梳着整整齐齐的。
此刻,虽然她送给我一个白木头盒子,可是我真的没发现一只流浪猫,因此对她说的话半信半疑。
时光荏苒二年过去了。2号阿姨丝毫不见老迈,依然在小区里生龙活虎地拾荒。和其他几位衣服脏旧神情寥落的拾荒大妈相比,她烫着小卷的白发一丝不乱,挺直腰板骑着三轮车像个女战士般风驰电掣地过去,我猜她可能当过坦克兵。
直到疫情来了,我终于有大量时间在小区里从早到晚闲遛弯。天哪!真的有流浪猫!不断发现各种各样的流浪猫在小区花园的各个隐秘角落晒太阳眯盹。接着,我在草丛隐蔽处不断发现装满猫粮的碗和一盆净水。原来2号阿姨说的是真的!果然她在做公益行动,肃然起了敬意。接着不止一次地看见阿姨的三轮车里载着猫粮风驰电掣地驶入大门,不止一次地看见她从三轮车上端下猫粮和水一处一处投喂。
她真的在做公益!“咱们旁边挨着废弃7年的大学,流浪猫至少有356只,可能还有我没数到的,这是上半年的数目。我卖废品给它们投喂猫粮,定期给猫绝育。有10年了。吃饱了猫粮,猫就会少抓鸟。物业和居委会支持我的公益行动。”
我又恍然大悟,小区里的各种鸟雀繁多,散步时我常常驻足听着精彩的音乐会,我要感谢喂猫的阿姨。再遇见她,今年夏日晨光中,她手里牵着狗绳,身后走着两只蹒跚的老狗。“阿姨,这是您的狗狗吗?”“不是,我替狗主人照顾的,主人在北京回不来,我帮助带狗投食溜弯。”“您做公益真是了不起!”“我从小特别喜欢猫猫狗狗,看不得它们挨饿受渴。但是我和老伴退休金不多,也就各拿二千多。我今年68岁,还有一个95岁的婆婆,需要每天侍候。老人家脾气大,挑食,能走能动,每天还要吃精细。我和老伴这点钱买药吃饭,还要分摊供养老婆婆。再想要照顾流浪猫,就只好拾废品了。”2号阿姨的话匣子一打开,很有故事。
“您68岁!嗯,我没看出来,还以为您最多50岁!”
阿姨一下子乐了,捋捋头发:“我有这么年轻就好了。每天忙完婆婆忙着收拾废品,晚上累得半死!泡着腿脚,自己就睡着了。”
“收拾废品那么累吗?”
“废品要细分类呀,不能卖的标签胶条都要撕干净。麻烦着呢!”
“噢明白了,一行有一行的要求。您孩子呢?”
“我大闺女在外交部当同声翻译!二闺女央音毕业,在北京当钢琴老师。孩子们出息,我不想事事麻烦她们,尽管孩子们给钱,可我舍不得花,给她们攒着。”2号阿姨静静地微笑。
怪不得呢,我看她像开坦克的,原来精神底蕴真的不平常。
之后,我再看到小区的流浪猫,就安心了。家里有旧物,我就特别积极地送去给阿姨,支持她对流浪猫的喂养。我忘记谁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垃圾只是人们放错了地方的东西。
借用梭罗的话来赞美两位拾荒的阿姨特别合适:“要热爱你的生活,尽管生活一贫如洗。即使身处贫民院,你也可能享受一段愉快、兴奋、辉煌的时光。西斜的落日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余晖,与照射在富贵人家的豪宅上一样光芒万丈;门前的积雪一样在早春消融。我只看到,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在那里可以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里一般。”
2022.7.11
后记:最初草稿写于2016年,发在微信日记里,记录第一位有尊严的拾荒者。字数约500字,作为素材保存。观察第二位拾荒者,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明白她是一位真正的公益者。最近写天台的那篇也是微信日记选的素材。所以说写日记有好处,记下那些小小的美好和感动。在地铁和上课前的碎片时间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