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

        在阳明龙场悟道之后,他的精神层面有所提升,同时他也变得幸运了起来,可谓是时来运转了。在阳明先生三十九岁的时候,他成功的升官儿了,升迁为了庐陵县的知县,虽然只是一个七品的小官,但是已经比他之前在龙场那个没有品级的小官要好多了。

        在阳明先生刚到庐陵县的时候,庐陵县非常混乱,阳明上一任的知县几乎差点在这里累死,就是因为那里太混乱了。那里的贫富差异非常大,几乎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且百姓对很多事情的意见也很大,每天去上访的人都不断,几乎可以将整个法庭都盈,导致每天都来不及及时的断案,可以看出,那时庐陵县的民风极差。

        但是幸亏阳明先生很有手段,在上任之后又重新设立了一些法律以及一些具体的措施,让庐陵县有了极大的改善。他有重新延续了开国之初的旧的制度,而且又选出了三个人,每天坐在申明亭百姓遇到的问题做出答复,调解百姓之间的矛盾,那些百姓被劝慰之后,都十分后悔自己意气用事,如此盛气凌人的上诉,甚至有的人被说的十分感动,是哭着回去的。阳明在庐陵县待了七个月之后,告状的人仅仅只剩十六个,还未来得及处理,这相较于他上任之前以是一个极大的改进。

        而且阳明对于父老乡亲也非常友善,他在庐陵县当知县的时候,时常苦口婆心的劝县中的父老乡们,教育好自己的后代,让他们不要每天无所事事的在城中闲逛了。而且有一次庐陵县失了火,阳明就用自己的生命祈祷风可以不要把火吹的更大,神奇的是,本来将火吹的很大的风很快停了下来,他又用自己的血来向火祭祀 ,祈祷火可以熄灭,火果真很快就熄灭了,这是多么神奇啊!

        总之,因为阳明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上心,也就是对庐陵县非常的上心,所以卢陵县的情况很快就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在庐陵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防灾的措施做的非常好,没有官员随便征收百姓的钱财,也没有神会可以随便拿百姓的东西,而且在县中很少会有强盗,旅馆的治安也非常好,这都是阳明对于庐陵县的改造。

        于是很快,阳明就得到了觐见皇帝的机会,在一年的十二月,阳明去觐见了皇帝,并且升迁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而且在那一年,阳明又对于自己的精神思想进行了修炼,于是就有两个人找到阳明学习圣学,可阳明怎么讲都没办法与这两人讲明白,于是他就举了一个例子给两人。

        阳明将人的人心比喻为了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面镜子在心里,只不过常人的镜子上面布满了污垢,而圣人的镜子却十分明亮。这也与孔子,孟子和陆九渊的思想有相似之处,阳明说,圣人的仁心是一面明镜,所以圣人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他们原本的样子,不会因为有污垢而曲折。孔子也曾说过相识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就是这样,自己生生不息,创生万物,不管外界是怎样的,他就是那样的存在于世界上。相似的还有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陆九渊的“我心即宇宙”。

        阳明告诉那两个人,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圣人的话,就需要将自己心中的镜子打磨光亮。而打磨镜子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我们知道如何成为圣人的时候,也就是当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打磨镜子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要做出行动,真的开始打磨自己的镜子,否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种人,第一种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天才,他们的镜子天生就不需要被打磨,就已经完善了。其次一等的是一种的是学而知之者,就是当他知道自己的镜子需要打磨的时候,他就会开始打磨自己镜子。再次一等的是困而学之,就是当他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寻求问题的答案,想必我们很多人此时都处在这个境界,阳明自己也认为自己处在这个境界。最末一等的是困而不学,就是就算自己有困惑,也懒得去寻求答案,这种人几乎就已经无药可救了。

        虽然读书人的境界在这里面有所划分,但是这不过证明每一个人的起点高度是不同的,有的人是要走的更远一些才能到达目标,有的人甚至不动,就已经站在了目标。但是 只要都学会了东西,也就到达了同一高度,所以其实这种划分是并不太重要的。

        其实磨镜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而这种磨,其实也就是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当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应该同时将他推出去,做成一件事情,从行为上显现出我们所知的东西。但是在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很多人虽然也做了知行合一的事情,但是那种知行合一仅仅是表像上的,他实行的根本原因反而是因为自己的私私欲。就比如善养老人这件事情,在如今的时代,虽然大家都知道赡养老人是道德义务,但是有很多人善养老人就是因为老人可以给自己遗产,虽然他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善养老人,但恰好他做出的事情与他的认知是相符的,所以给了人一种知行合一的感觉,但其实这是假的知行合一。

        所以在知行合一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不要被自己的私欲牵着鼻子走,做事情应该出发于本心,而不是由于自己的欲望,否则不管做怎样的事情,都不是真的出发于自己的仁心。就比如说,很多人在周六,周天的时候,都会想打两局游戏,好好的放松一下,尽管自己也知道,应该先把作业给完成,但是还是会忍不住想要打游戏,这时我们就是被自己的欲望给控制了。所以在往后的时间里,当我们又遇到的这种情况 ,不如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这样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如果意识到没有的话,就及时止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