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长右山
从柜山往东南方向走四百五十里有一座长右山,山上地势险恶,不生长花草树木,但是水流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
长右
长右山中生活着一种名叫长右的野兽。
长右因山得名,形状很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它叫的声音如同人的呻吟。
长右的出现是水灾的征兆。据说有人曾在山中看见了长右,并且听到了它的啼叫,结果当地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第二年当地又出现了长右,结果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水灾。
有很多人都认为长右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但其实孙悟空的原型是一只名曰巫支祁的猴形水怪。那么,长右到底是不是巫支祁呢?笔者先和大家讲一下巫支祁的来龙去脉,再做分辨。
巫支祁
唐代翰林学士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楚州有渔人,忽于淮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以告官。刺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巫支祁’。”
永泰年间,楚州有渔夫夜间在淮水龟山下垂钓,他发现鱼线在水中被卡住了。渔夫擅长游泳,于是跃入水中查看,他迅速下沉了五十几丈后发现了巨大的铁链绕着龟山山脚,不知道有多长。
渔夫无法拉出铁链,所以将这件事情被上报给楚州刺史李汤,李汤召集了几十个擅长凫水的人和那个渔夫一同进入水中,还是没有办法拉出铁链,只好又找来五十几头牛在岸上一起拉,才将铁链稍稍撼动。
当时水面上无风无浪,但是在铁链即将拉上岸的时候,却忽然天地变色,水面一阵惊涛骇浪,围观的人不禁大惊失色。铁链的末端突然跳出一只五丈高的怪物来,它的外形很像是猿猴,头部是白色的,浑身长着青色的长毛,长着雪白的牙齿和金色的爪子。
它起先像猿猴一样地蹲在那里,但是看上去好像在昏睡,并没有睁开双眼,只看到口鼻不停有水涌出,腥臭难闻,人们都不敢靠近。过了许久,怪物抬头打了个哈欠,伸伸脖子挺直身躯,双眼突然睁开,闪耀着万道金光。怪物看到了围观的众人,忽然发狂暴怒起来。众人吓得四散奔逃,过了一会儿,怪物也慢慢的拖着铁锁和牛,又回到了水里,自此不见踪影了。
当时有好几位楚地博闻广记的名士都与李汤相顾愕然,不知其为何物。后来查看了《山海经》,才知道是上古时期的水怪巫支祁。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现存的《山海经》当中并没有对巫支祁的记载,这里提到的《山海经》是唐朝保存的版本。
在唐朝版的《山海经》中讲到巫支祁是被大禹给镇压在淮阴龟山之下的。
北宋小说集《太平广记》的《戎幕闲谈》有云:
禹怒,召集百灵,授命羹龙,桐柏等山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传说禹治理洪水时,曾三次到过桐柏山,但是因为巫支祁在作怪,使得那里总是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石号叫,树木惊鸣,使治水工程无法进展。禹知道有妖物在作祟后,就号令群神和周边部落一起对抗巫支祁。
当时桐柏山及附近诸山的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犂娄氏等部落首领听闻要对抗巫支祁,都面露惧色,临战怯阵,恳请禹收回除妖的命令。大禹一气之下把他们都关了起来。
后来大禹带领其他部落首领及群神,在桐柏山下和巫支祁的十万山妖水怪展开了一场恶战。最终天神庚辰(一说应龙)擒获了无支祁。
无支祁会说人言且能言善辩,知道江水、淮水各处的深浅,通晓地势的高低远近。他长得形似猿猴,高额头塌鼻梁,有着青色的躯干和白色的头部,牙齿雪白,双目闪耀着金光。脖子一伸有一百来尺长,力气敌过九头大象。无论是搏击跳跃,还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间就看不见了。
无支祁虽然被擒,但还是击搏跳腾,谁也管束不住。于是禹就用大铁链锁住了他的脖颈,拿铜铃穿在他的鼻孔上,把他镇压在了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得以平息,流入东海。
后来,巫支祁的传说被明代文学家吴承恩进行了加工整理,就创造出了《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长右是不是巫支祁呢?
笔者在查阅了相关文献后,认为长右并不是巫支祁。
首先,长右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形似猿猴的生物,而巫支祁则是水怪,也有民间传说是淮水水神。他们的体貌特征在上文笔者也介绍的很清楚了,除了都像猴以外,完全不一样。
其次,《山海经》中记载着长右是生活在长右山,而巫支祁则是生活在桐柏山的,据考究,现今普遍认为长右山是在今湖南省衡阳县的金华山一带,而桐柏山则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边境地区。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长右山全部的讲解了,有小伙伴想要探讨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下一篇我们将要走进的就是尧光山和羽山了,小伙伴们敬请期待吧。
趣聊《山海经》|柜山——奇异的畏兽狸力和不祥之鸟鴸鸟 -
趣聊《山海经》|基山——背部长出双目的羊和三首六足的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