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柠檬》中看日本文化的极致之美

看梶井基次郎的《柠檬》让我体会到了日本文学中极致的物哀之美,那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外部事物的感触,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简单来概括物哀即是真情浪露。梶井基次郎的《柠檬》透露出的物哀之美或许和他自身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梶井基次郎自幼便身染肺结核,满三十岁生日后即因肺结核撒手尘寰,生前作品仅有二十余篇,且都是近似散文诗的小品文,同时也是少数生前无名、死后却得到价值肯定的日本作家。

川端康成曾说:梶井是位艺术家,他的程度我是连边儿都沾不上。三岛由纪夫、吉行淳之介、开高健、庄野润三、安冈章太郎等都曾赋文公表基次郎的作品带给他们的影响,可见梶井基次郎在日本文学界的影响之广。

由天地出版社再版的梶井基次郎的《柠檬》中收录了他的《柠檬》《樱花树下》《太郎和街》等19篇作品,相当于梶井短暂的一生中优秀作品的回顾。看他的文章你会发现特哀之美于他的作品中发挥到了极致,也会在他如泣如诉的行文中感受到一个身患重疾者构建出的带着淡淡忧郁的理想国。

因为身患肺结核,他在有限的生命中总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不祥之感始终萦绕在心头,因为疾病的困扰,他的感官世界总是比其他人来得更加敏感且多情,所以他总是能在一些外表破旧的事物中发现别一番美感的东西,如同看不见世界的盲人一般,他们的听力会异于常人的灵敏,而梶井则是能在如他一般衰败的事物中发现美、感知美。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文章中看到梶井表露出的日本“丧”文化,例如他在街道漫步时会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幻想着自己逃离至一个安静的某个旅馆的空房间中,就在那里躺上一个月,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喜欢凋零萧条的街道,喜欢烟火上俗气的色彩,喜欢舔尝玻璃弹珠的味道,这些都表明作者的嗜好与俗世健全的价值观完全脱线。如果不是因为自身所受疾病的困扰,或许他便不会幻想如此丧的幻境,也不会在行文中透出一股忧郁之感。

美丽的东西——但一定要是那种能够触动我死气沉沉的神经的东西。这种东西总能自然而然地给我以慰藉。

读梶井的文章无处不在的物哀之美让你的心情会随着他的阴郁之美变得沉静,他用生命中不可知的时间里探索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表达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

也正如《柠檬》后书封所述:梶井基次郎的作品多以心境为主,内容近似散文诗,他擅长以象征的手法及幻想构织出忧郁的世界及理想。梶井基次郎的行文优美流畅,凝结着淡淡忧郁,如和风细雨般沁入人心。

《柠檬》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宿疾缠身的青年之心像,更是日本极致之美物哀的充分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柠檬》中看日本文化的极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