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无人不知。七贤中最著名的,当属嵇康。
首先,嵇康气度翩翩,丰神秀朗,飘然宛若画中仙人。
《世说新语·容止》对嵇康的描述是:“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晋书·嵇康传》的评语则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嵇康不仅长的英俊,还是魏晋名士。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自然成为了“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著的《养生论》及《嵇康集》传世至今;他的音乐天赋,更为后世所景仰。
40岁的时候,嵇康因不肯与篡魏者司马昭合作,最后被杀了。嵇康临刑前,抚琴一曲,曲毕,长叹一声:“《广陵散》从此绝矣。”
随着“广陵散”的绝响,嵇康和“广陵散”,也从此紧紧联在一起。
《广陵散》,究竟是一首什么神曲,竟让后人如此高山仰止?
据《晋书》记载: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誓不传人,不言姓而去。这是一种官方说法,说“广陵散”是一个自称古人的客人秘传于嵇康的。
东晋葛洪有一篇遗书《嵇中散孤馆遇神》,说:嵇康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尝游天台,遇谷中女巫。神巫曰:“见先生爱琴,吾另有《广陵散》相赠。此乃天籁之音,曲中丈夫也,不可轻传”。康问“何人所为?”对曰:“广陵子是也。昔与聂政山中习琴,形同骨肉也”。康恍然大悟,恭请神女赐之,习至天明方散。按照好道名士葛洪的说法,“广陵散”是广陵子所作,天台的一个女巫传授给嵇康的。
南朝荀氏所著的《灵鬼志》,开始把这首曲子从女巫上升到了鬼神。至宋时,《太平广记》三百十七收录了这篇“灵鬼志”,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嵇康正在灯下弹琴,突然一个妖怪出现在屋里,高一丈多,身穿黑衣,腰扎皮带。
嵇康看了妖怪好一会儿,一口气吹灭了灯,说:“和你这样的妖怪同在一盏灯下,我感到十分羞耻!”
还有一次,他出远门,来到离洛阳几十里的地方,住在月华亭里。有人告诉他,此处过去经常杀人。嵇康为人潇洒旷达,没有一丝惧意。
到一更时分,他还在亭中弹琴,弹了好几首曲子,琴声悠扬动人,忽然听到空中有人叫好。嵇康一边抚琴一边问道:“你是什么人?”来人答道:“我是一个死在此处的魂灵,听到你清新悠扬的琴声,我以前也十分喜欢弹琴,因此特来欣赏。我生前没有得到妥善地安葬,形体残毁,不便现形与你相见。但是我十分欣赏你的琴艺,如果我现形了,你无须害怕。请再弹几首曲子吧。”
嵇康就接着为鬼魂弹琴,鬼魂就和着琴声打拍子。嵇康说:“夜深了,你为何还不现身见我,你的样子再可怕我也不会介意的。”
鬼魂就现了形,用手摸着自己的头说:“听到你的琴声,我感到心情舒畅,好像又活了过来。”于是他便和嵇康谈论琴艺方面的理论,见识非凡,并向嵇康借琴弹了一首《广陵散》。嵇康请他把这首曲子教给他,鬼魂就教了。嵇康过去曾学过这首曲子,但弹得远远不如鬼魂。鬼魂教完此曲后,命嵇康发誓决不再教给其他人。天亮时鬼魂向嵇康告别,说:“虽然我们只交往了一夜,但就像相处了一千年啊!现在我们永远地分别了。”两人心里都十分悲伤。
这就是神曲《广陵散》的故事。嵇康还特别爱琴,他所弹的琴,是他的一生至爱。
为了买到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专门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佩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还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琴囊,藏匿若珍,秘不示人。
在他的心里,这张琴万金不换。曾经,他的好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想乘醉剖琴,嵇康立即以生命相胁。
在他生命终结前一刻,嵇康最后一次弹奏这张琴,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他端坐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送行的人,“神气不变”,从容奏响,琴声铮铮,曲调悦耳,铺天盖地,直击人心。
曲终,嵇康慨然长叹:“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言罢慷慨赴死,人世间惟留下无法追忆的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