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2020年8月11日

2020年8月11日

天气:多云转阴


【90天践行目标】(65/90)

①5:30早起

②22:30早睡

③写晨间日记


【昨日践行】

①5:44起床

②22:28入睡

③晨间日记已达成


【今日青蛙】

①完成暑期实践报告正文部分

②午间冥想

③英语百词斩

*昨日三只青蛙已达成


【反思日志】

早晨还是碰不得电脑呀!想着自己早晨先把易效能的作业在word里码一码,再将剩下的时间奉献给mooc的优质网课,一个美好的上午学习蓝图就这么构成了。结果自己在word里码着码着,就不知道为何打开了浏览器,逛起了B站。虽说中午之前还是将易效能的作业基本完成了、mooc的网课也看了一会儿、百词斩也斩完了,但是其中的包含的水分实在是让我自己堪忧。百词斩时是放着B站的视频的同时斩单词,而写易效能作业时也是在开着网易云音乐的背景码字。也许有一个背景的音色确实能让自己心理上能够愉悦一些、做起来有动力一些,但是这样做的专注力会大幅度地下降,最后即使完成了目标任务,其达成的效用却是远远不尽如人意的。其实这些道理我也明白,但是就是在电脑前时拗不过自己内心的那个潜意识,那一颗向往着娱乐的心驱使着我打开各式各样的娱乐消遣app。换一种角度来说,现在的我在“推迟满足感”这方面的自控力还非常的薄弱。所以,目前这个阶段我想要达成早间的“高能要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电脑、远离手机,坐在书房里看纸质书。也许自己阅读纸质书的吸收速度不如看mooc课堂上的优质网课,但是前者的专注度是我现在最最需要的东西。再以兄长对我的一句告诫结尾:“不要去试图考验自己的意志力,它往往会让你大失所望。”


【开卷有益 | 知识小结】

#罗胖精选# 你有“上游思维”吗?

&内容复述

①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喜欢追求“高境界”。要说一件事儿的具体做法,那么也许各家见仁见智;但你要比境界高低,那中国文化绝对是世界无敌。我们心中最高的境界就是“无”。“无”的境界体现在战争上,就是不战而胜;体现在武术上,就是“无招胜有招”;而体现在医学上,大约用《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来形容最为妥帖,也就是最好的医生能够在你的病症发作以前、在你不知道自己得病的时候就治好了,所以你根本就不会生病。而这种高端不仅体现在无病,还体现在无名。像扁鹊对话魏文王的典故就能很好地展现这个道理。但是,人们在各行各业的场景中引用扁鹊的那个典故,也仅限于赞叹像扁鹊大哥那样的高境界人才,但没有一篇文章是研究其可行性的。

②在下游解决问题,你只是被动地做出反应,是治标不治本;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你得去上游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才行。但是“上游”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层面。像Expedia公司针对客户找不到行程单而拨打电话的问题寻找到上游,成立多部门联合作战室,调查发生该问题的原因并且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最后终于将打电话的数量大幅度地降低,从而省下了近1亿美元的客服人员工资。但是,这样的处理方法其实也算不上“治未病”,因为事态已经发展到了每年要处理近两千万个找行程单的程度公司才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如果能够在接到一百万个这种类型的克服电话就意识到问题并及时解决,那么公司又不必白花那么多的人力、精力与财力了。而这家公司的上游问题,本质上是体制的问题。在上游解决问题,对公司的任何部门都没有好处。假设这家公司有三个部门:营销部(负责吸引客户)、技术部(负责网站建设和维护)、客服部(负责电话客服)。而哪一个部门应该关注电话多的问题呢?客服部首先不会,因为电话越多、客服部就越重要,就能获得更多的人力与财力、获得更大的权力。技术部只要保证网站不崩溃、网页没问题就好了,而市场部门就更不会在乎这件事了。现代企业的分部门制度,给了每一个部门一个不同的聚焦点。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效率,每一个部门都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只要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好了。但是坏处就在于大家都变得近视了,只关注于自己部门的事,缺少全局思维。

③假设有两个交通警察,他们的使命都是要减少交通事故。第一个警察发现一个事故多发地段,有一个坡。人们容易开快车,于是这个警察将车停在了路边最显眼的位置,使得司机远远地就能看到警车、主动降速,结果这个地段就没有了事故;而另一个警察的做法是躲起来,不让别人看到他的车。等到司机已经违章超速了,他再过去将车子拦下来开罚单。第一个警察是治未病的,他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工作,他就像是扁鹊的大哥;而第二个警察就像是扁鹊:每一次出去都能够得到一大堆的罚单,完成了任务指标,工作高度可见,还有可能会立功得奖。而如果治未病都是大哥的下场,那么又还有谁愿意去治未病呢?所以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所谓“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老百姓本来就看不到上游。


&每日精进

万维钢老师的课总能让我开脑洞的同时能够很轻松地理解与吸收新知,而这种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流畅地给其他人分享一些他们可能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并且让他们能够听起来有滋有味、很快地吸收这些知识的沟通方法是我目前很渴望学习的沟通模式。搬出一大堆大道理、讲出很多专有名词的讲述方法也许看起来很高大上、会让你表现得似乎很博学,但是如果你能讲出来的也只有这些固定的官方概念,那么你也许根本就没有将这些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当中来,久而久之只是一个单纯的“背板机器”罢了。希望自己能够在得到的学习中不仅学习老师们传达的新知,也要去咀嚼老师们传授时的言语技巧,学习大家的讲话方式,进一步成长自己。


【感恩分享】

感恩父亲考虑到我下午、晚上会饿,为我蒸了山芋!

感恩包包能够一口答应我的聚会邀请!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间日记】 2020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