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当大小考试接踵而来,一贯系统的板块复习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举步维艰。我却仍固执地认为,所谓复习就是将平时所学的零碎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使学生在做题时能由树木想到森林,能举一反三更准地看透题的本意。于是,我抱怨过考试太频繁,打乱了复习的步伐,我感叹过时间过得太快,复习进度太缓慢。
4月16日,我校四十多名初三教师浩浩荡荡来到省实验令德中学取经。对于我而言,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去年我们分批去的是志达中学,在那个看上去有些拥挤有些陈旧的学校里,我们看到的是毫无雕饰、直指中考、实用高效的复习课。实验中学也是省城首屈一指的王牌学校了,对于此行,我们内心充满了期待。
深厚学养引领复习方向
一天时间共听了五节课,其中有稍年长些的,也有年纪轻轻的。但无一例外地都讲评的是试卷:有讲2017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的、有讲刚结束的适应性考试试题的、还有讲周练试题的。看来,考试的确是初三教学的主旋律啊!
有的老师蜻蜓点水式地一份试卷讲到底,但绝大多数老师则能从纷繁的试题中找到教学的重点,然后由点到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题延伸出的则是一类题的解答思路与方法。甚至他们有时能将几份试卷乃至复习资料上同类型的题整合在一起,探寻其中的答题规律。
我心中不禁疑惑起来:一星期除了做卷讲卷,还能剩下几节课时间?他们还有无自己系统的复习思路?复习内容来自哪里?用的资料是什么……后来经观察与询问才得知,所谓复习思路就来自他们对近几年山西省中考试题及各模拟试题的深入研究。在课标引领下,他们将目光延伸至生活,甚至他们就是临时的拟题者。所以他们从中考作文中选题让学生就审题做课前演讲,他们利用星期天督促学生收集山西建筑、民俗文化、名人故事等资料,教师则围绕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拟出各种小作文,真所谓胸中有丘壑啊!
精准把脉铺垫有效课堂
当“以人为本”的呼声渐渐消歇,“以生为本”的意识早已在实中老师们的心中扎根。纵观五节课,每位老师都如医生一般,能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要么通过批阅试卷发现问题,要么通过课堂提问对学情有一个即兴把握,问题真正成为了教学的起始。
讲解“观点类文章的写法”的1511班的老师,以2017年山西省中考试题中的第7小题为切入点,首先佳作引路,然后教师归纳,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出示学生病文,师生共同为其升格,最后回到个体写作并点评。整个过程始终围绕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及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印象最深的还是上午第三节在1502班听的那节课。老师借助适应性考试卷中的一道题指导赏析类文章的写作。上课前一天,学生先将自己所写拍照发给老师,然后老师从中筛选出具备共性问题的三份作业,将其做成PPT,并针对每份中赏析角度、表达用词、所举例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勾画、红笔旁批。课堂上出示病文后,先让学生指出问题,再出示教师的点评,最后归纳方法。
整堂课真正把学生的思考、表达、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症下药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根本。同时,令人感动的却是课堂背后教师对学生的逐一诊断以及对症结的整合。也许我们只看见了课堂的容量之大,其实课堂的背后是教师真正服务于学生、致力于学生提高所付出的辛劳。在这里教学不是教师一厢情愿曲高和寡的独角戏,教学在这里悄悄地真正发生过!
细致引导成就教学高效
纵观五节课,绝大多数的教学指导又都是细致入微的。虽然讲的是试题,但培养的却是孩子们做题的习惯,训练的是学生最受用的思维。
下午第二节1507班的老师,一开始便强调审题的重要:所谓审题即做题人与出题人之间在碰撞中达成和谐统一、心心相通。所以她要求学生保持足够的谦虚,通过指读勾画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忽略任何一处信息。在讲到一道“劝说父母买新能源车,而放弃燃油车”的口语交际题时,学生总结应说清新能源车的优点及燃油车的缺点,教师趁机追问道:“这就可以了吗?结合生活逻辑想想,父母的顾虑是什么?不打消顾虑行不行?”
我豁然开朗,原来他们不只有细致的引导,更有智慧不变的教学原则:做题只是为了寻找其中规律;所有答案皆在生活中。所以他们将琐碎的三大文体简单归结为:记叙文要求打动人,说明文要求准确科学,议论文则要求说服人;所有表达无非是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与提升;大作文最好不讲规律性的技巧,这些固定的东西反而会成为泯灭学生灵性的罪魁祸首,使学生写作不再有更多的可能。
赏析类文章我也曾从不同角度为学生示范过,听了1502班那位老师的指导,我才知道自己的指导是多么粗糙:虽有写作角度,却宽泛得不够明确;虽也结合了原文,但挑选例子不够典型;虽结尾的总结也呼应了开头,但也只是简单重复;更不像那位老师由一道题牵扯出的却是关于记叙文中纷繁复杂的方方面面……
他们细致却不琐碎,细致却有高度的引领,让学生既看见树木又看见森林,他们既给学生铺就了脚下的路,又给学生一片仰望的天空。
初三是关键时候,既然我们无法摆脱眼下的应试教学,那么不如干脆潜入到题海,在纷扰之中为孩子们理出一条清晰的复习之路,为他们搭建起一座高效的复习之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