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班的第一个“瑞德少年”

亲爱的孩子们,这么晚了,你们都应该在久违的家里温暖的床上安详的进入梦乡了吧?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开学整整一周了。一周的朝夕相处,一周的点点滴滴,拉开了我们艾瑞德“博毅明德”班的故事。

在这一周里,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从腼腆到活泼,从活泼到无拘无束,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天性,也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自然生长”。孩子们在一起有哭有笑,有打有闹,到最后变成了一家人,也许这就是“有温度有故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每一个都各具特色,每一个都闪闪发光,每一个都可爱至极,也许这就是“美丽的不同”。

在这短短的这一周的时间里,我的心灵却无时无刻不感动着…

开学第二天我们班有一个男孩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下午课间操加餐时间,我把西瓜切成了32份(我们班32个精灵),孩子们整齐有序的依次排队来领加餐,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把大的给他们吧,我要个小的就行。”我抬头仔细一看,一个个头高高略有点黑的小男孩。“万柄鑫,你不喜欢吃西瓜吗?”孩子说:“喜欢,可我们是同班同学,我愿意让他们多吃点。”很朴实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孩子们吃完西瓜把瓜皮都统一扔在教室后面垃圾篓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身影:是他,万柄鑫!他主动拿起拖把,把教室后面大家滴在地上的西瓜水拖的干干净净。 我问:“孩子,谁让你这么做的?”他说:“老师,这些西瓜水会给教室的地板弄的很脏。”仅仅一个课间,孩子用两句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图片发自App


每天放学后,当其他孩子在等待爸爸妈妈接他们的时候、当其他孩子在教室里看视频的时候、当其他孩子在操场上玩的时候,我又发现一个身影:还是他,万柄鑫!他独自拿着扫帚在教室里扫着地上的垃圾,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角落落,扫出了一个干净的教室,也扫出了一份爱,这是对班级的热爱,是对同学的友爱,更是对老师的一份尊重。

谢谢你,孩子。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则关于这个孩子的发生在食堂的小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一个六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干净吗?什么是有序吗?他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但他是这么做的:每次吃完饭,迅速在指定位置上将自己的餐盘,碗筷,剩饭归类摆放好。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热爱劳动,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后来我发现这一周孩子们在学校吃的12顿饭里面,这个孩子主动收全班同学的碗筷8次,并且每次都会把吃完的碗筷、餐牌按顺序摆好,方便所有同学摆放,也方便生活老师打扫。在宿舍他更是如此,主动和大家、和老师分享自己的东西,帮助生活老师打扫宿舍卫生。

图片发自App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主动去做的,我没有刻意的去给他讲过学校的校风是“干净 有序 读书”。而这个孩子所有的表现不就我们校风的最好体现吗?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这些点滴小事,足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善良、孩子的优秀,以及孩子背后接触到的优秀教育。

在艾瑞德每年会评出“瑞德少年”,这个称号应该是给艾瑞德孩子最高的称呼,所以每一个孩子都非常努力,并非常珍惜这个荣誉。这样一个孩子用他自己的行动在践行着我们所说的“干净 有序”。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展示着一种“瑞德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当代一批儿童的优秀品质。

就在这周我给他颁发了一个奖状,班级的“瑞德少年”——他当之无愧。

结束语

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生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对于儿童,父母和老师的生活习惯决定孩子的生活习惯。这种因果关系可以列出下面的公式:父母和老师生活习惯=孩子生活习惯=孩子学习习惯=孩子学习成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我们应该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做起,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六班的第一个“瑞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