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史之乱的两个问题

关于安史之乱的两个问题

“安史之乱”历史叙事的情节,在安禄山洛阳称帝之后,开始被虚假、主观与武断等传统史家惯用的叙事手法所扭曲与破坏,是非混淆,真假难辨。

比如,史书上多次出现唐政府军的“辉煌”战果,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动辄歼灭叛军三五万人甚至五万人以上。虽然战事延长,安禄山必然裹挟平民扩军,军队人数必定大大超过起兵之初的15万人,但政府军一场战役就能消灭几万叛军,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这种大型歼灭战,安史之乱又为何会持续八年之久?政府军应该是早就击溃叛军,占领安禄山的老巢范阳战区,又何须邀请回鹘参战?

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垂千古的名将,显然有意虚报战果,夸大战绩,政府军夸大消灭叛军人数的战果,但叛军并不会因此真的被消灭,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军事将领纵容造假,说明政府军在平叛战争中所能获得的赏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歼敌数量”。

传统史家没有能力进行考证,因此只能照搬数字。但真正影响战局的,是虚报战果引起赏赐的大量“超发”,导致后来国库已无法发放赏赐,只能大量“超发”官职任命书。公章先盖好,职位由前线指挥官填写,官职超发的结果,导致后来发放的官职任命书,被官兵用于交换几瓶酒,政府官职的尊严,受到沉重打击。

这就是安史之乱为何会持续八年之久?政府军没能迅速击溃叛军,最后不得不邀请回鹘参战的重要原因。

二、安禄山叛军突破潼关防线,是安史之乱战局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坚持不出战的潼关守将哥舒翰,被朝廷逼迫出关与叛军决战,则被认为是潼关失守的主要原因。上述叙事的逻辑,基本成为定论,极少受到质疑。

安禄山叛军与哥舒翰潼关守军对峙,双方尚未爆发激烈战事。玄宗及长安的朝廷,此时最为担心与恐惧的对象,由原先的安禄山,变成哥舒翰。

安禄山公开造反,天下皆知。即使安禄山攻陷潼关,玄宗等人可以离开京师,到蜀地重建中央政府,之后以代表唯一正统合法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各个战区发布勤王诏书,号召各地军队全力围剿安禄山叛军。

但是近在咫尺的哥舒翰如果与安禄山勾结,或哥舒翰也决意谋反,挥师西进,玄宗反而会措手不及,不见得能够顺利逃离长安。何况中央委派哥舒翰去潼关,就是为了在军事上打击叛军,哥舒翰坚持不出兵,难道是希望中央与叛军以潼关为界划地分治?

事后下结论,往往是后人自认为自己比古人聪明的结果,情景模拟,才是定义结论的有效方法,谁又能肯定哥舒翰就绝无谋反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安史之乱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