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觉醒》共读第10天

p69-77

1.摘要与感悟:

摘要: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驾驭自己的情感,就必须让他们接受这些情感的真实面目,但不是沉溺于情感或消极抵触

如果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获得释放

对痛苦的预期,提防往往比痛苦本身还要令人难以忍受

一旦我们的孩子体验到痛苦最纯粹的形式,而没有徒增抗拒或反应,痛苦本身就会转化为智慧与希望

趁孩子年轻时,我们要教会他们淡然面对痛苦

一步一个脚印地做:我们需要时刻释放自己的不觉醒

如果我们带着抵触情绪主观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可能陷入气恼而无法自拔

我们的孩子并不打算刺激我们,他们只是表现出了真实自我。然而我们有责任检查系列,不觉醒,从而阻断消极反应

最关键一点是让自己置身事外,就能化解僵局

如何驯服自身的焦虑:当我们身处焦虑之中,如果我们时刻保持警觉,就会问自己:此刻我为什么会一触即发? 焦虑往往来自内心某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焦虑是一种无可回避的自然的情绪,接受并安静地观察它

我们的孩子具有无限的可塑性,他们是我们父母走这条觉醒之路的重要旅伴

感悟:我们对孩子生气,愤怒,焦虑往往都是来自对孩子行为的主观解读和自己的自负感,我们需要让自己置身事外

2.与孩子的互动

今天孩子晚上散步回来后,让她写作业,她开始情绪不好,东拉西扯得抱怨,说着说着我意识到了,是因为孩子觉得作业很多,还有一篇阅兵式的观后感和手抄小报要做,她觉得很难,所以有情绪。意识到这点后,我就站在孩子的角度,然后告诉她我理解她作业多又难,我愿意在观后感和小报上协助她一起完成,孩子马上就开始哼起歌来

3.嘉许孩子

晚上孩子写完了两个作业,我告诉她做得很好,明天就可以轻松一点

4.感恩

感恩我们有乡下的家,吃完晚餐在乡间小路一家三口散散步,非常得惬意美好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的觉醒》共读第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