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酸青年爱因斯坦的落魄生涯

爱因斯坦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是一个标准的loser,大学(当时籍籍无名,现在世界知名)毕业之后,工作无着,想在大学谋一个教职或助手工作,给很多知名教授写自荐信,自己的论文,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然后骂这些教授不知道慧眼识珠,又哀叹自己命蹇时乖,毫无寸进。

图片发自App

青年的爱因斯坦

通过同学的关系,等了很久,在瑞士谋了一个三级专利审查员的小职员。自己大学谈了一个女朋友(第一任妻子米列娃),一个先天跛足,长相一般的姑娘,看他写给米列娃的情书,酸的很,要是放在中国,肯定会被姑娘打回去,大骂这个人轻浮。

图片发自App

爱因斯坦和米列娃

后面跟两个不得志的青年组了一家“奥林匹斯学院”,名字倒是响亮,也就是他们三儿,时不时在一起闲侃,要么骂哪个教授蠢蛋,要么谈谈斯宾诺莎,大卫休谟,康德等人,像足了现在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愤青聚在一起侃大山啊,吹牛皮。

瑞士的几年爱因斯坦依旧没放弃做研究和谋求教职。他开始从数学新分支黎曼几何和张量那里汲取灵感,同时关注着布朗运动和统计力学,为他以后创立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图片发自App

黎曼几何

当时物理上空“漂浮着两朵乌云”,第二朵被普朗克解决(物理没学好,没办法解释)第一朵就是关于光的性质,有波动说和粒子说,呶呶不休,波动说占上风(因为做了双缝干涉实验)当时的观点是太空中均匀分布着“以太”这种物质(因为波,必须要有介质才能传播),但没有任何一种仪器检测出了“以太”这种物质,因为光的性质的研究陷入了僵局。

1905年(物理奇迹之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时年二十六,我今年二十六,还在刷朋友圈,其苦乐之不同,有如此者,呜呼哀哉!),被他以后的对手,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发表了,并极力向物理界推荐。其中有一个定理,即波粒二象性,光即是粒子,也是波。

图片发自App

年轻时的普朗克

即使这样,爱因斯坦依旧没有太多关注,但因此获得了一个教职,他继续苦打苦熬多年,直到1916年,他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才使他名声大噪。

你可能感兴趣的:(穷酸青年爱因斯坦的落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