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在Eric和shelly的推荐下,买了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因为Eric说,有的人不敢改变自己,比如找不到男朋友,认为是自己不够美,想减肥,可是不敢迈出这一步,因为怕万一减肥后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就这一条就足以勾起我读这本书的好奇心。买到才发现媒体和同行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起领略一下。

图片发自App


 

  书中的哲人依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世界及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呢?

一,首先,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简单来讲,不是之前的因造成了现在的果,而是我们按照目的而采取行动。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的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的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核心问题就是人际关系。决定你的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二、如何获得自由。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人究竟为什幺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很多情况下都是以为奖惩教育的影响。在奖惩教育下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所以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这里要结合教育谈谈好多家长现在教育的误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那样的话,那肯定免不了冲突。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所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可是许多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父母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以为觉察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选择了不自由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处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估计很多人要用砖头砸过来)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事,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不惧怕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表扬和批评都是纵向关系,既不批评也不表扬才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家有所贡献,这些都能够给自己带来“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三、活在当下

首先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然后接纳自己,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样就会建立深厚的关系。

“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等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只考虑公司工作的工作狂,是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

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

日野原重明曾经在《活好》一本书中所说: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一,不在于身外之物,第二,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然而,生活品质不是用昂贵的东西堆砌出来的物质,而是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实践,而演变出的一种生活态度。“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认为:“最好的用钱之道,是把钱浪费在丰富个人体验和感受上。因为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花时间,用心去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一日三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用心地去感受,去体味,去和这个世界,和人发生最美好的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