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

图片发自App

  这次寒假回家,爸妈开始不断问我接下来想要怎么办,考研要考什么专业。现在大二,我也是处在一个很迷茫的状态。当时随波逐流报了商科,但总感觉这个专业不太适合自己。不知道自己以后会选择什么样工作,想要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很多的未知,确实很容易让人焦虑。

  我试着从周围人的身上寻找答案。而我周围的90后大多数在为一个稳定的生活而努力,去实现梦想的,少之又少。

  虽然我阅历不多,但是看了我周围的人也认识到,梦想也许只有有能力的人适合追逐。没有能力的人,一个现实的安稳的去处可能更适合。

曾经我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经常在菜市场看见砍价的妇人,为了几块钱和卖主斗智斗勇。我曾暗自下决心,不要成为这样的人。我想有个闪闪发亮的工作,可以不用计较金钱于毫厘。想找到一个温柔的人结婚生子,有一个温暖的家。曾经很自信,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成为这样的人,成为多数中的少数。可现在,我已经不太有底气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话了。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有成为这样的人的能力。

日剧四重奏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就像《蚂蚁与蟋蟀》里的蟋蟀一样

我觉得没能把喜欢的事情变成工作的人

必须要做出决断

是把它当成兴趣还是仍然把它作为梦想

把它作为兴趣的蚂蚁过得很幸福

但把它作为梦想的蟋蟀则陷入了沼泽"

有志向的三流就是四流。一个没有足够才能做支撑的人,志向甚至成为了阻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读书,找工作,结婚,生子。有能力的人成为凡人触摸不到的星辰,只能让我们仰望。而没有能力空有志向的人,不仅追逐不到繁星还失去了尘世的幸福。

现在觉得我曾经嘲笑的世俗标准,其实并没有那么毫无道理。

比如女孩当老师最好,公务员是铁饭碗,三十岁之前结婚最好。这样的生活虽然一眼望到头,有点像已经规定好的框架。但也确实好过为生活四处奔波,漂泊。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也许都会向世俗妥协。意气风发,愤世嫉俗的少年都会败给日常琐碎败给生活,成为一个不问理想,只为物质奔波的人。这很无奈,也很现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