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六集,看不够。或许是茶的内涵实在太丰富,短短300分钟很难承载这早入沁入中国人生命骨髓的主题。虽然是7年前的作品,至今看来拍摄的画面依旧精美宽广,让人震撼。不论是茶叶在水中浮沉,茉莉花蕊的绽放,还是少数民族虔诚的祭祀,日本繁复不苟的茶道,亦或是川藏茶马古道真正的主角“茶背子”,淳朴辛劳的茶农,精益求精的茶人……都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动。遗憾的是整体思路不够连贯,比较跳脱。而且对于我想了解的泡茶器具、流程、礼仪等并无涉及,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但这些,并不妨碍我对它是部好片的评价。

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通常熟视无睹,更缺乏对于它的思考。对于茶,作为一个大胡建人的我亦是如此。这个纪录片,让我有了回忆自己与茶点滴的冲动。

在老家,家家户户都喝茶,但凡有客人到家,泡茶是基本礼仪,就连同学到家里来串门,招待的也少不了茶。在家乡话中,我们仍然保留着明朝之前“吃茶”的说法。小时候,我们家喝的是铁观音,茶是散装的,没有包装,隔三差五就有人挑着茶来院子里卖,据爸妈回忆三五块钱一斤的已经算成色不错的,买茶前可以当场试喝,每每我都学着大人的样子小啜一口,留在口中一会儿再缓缓吞咽下去,好几次倒也能体会到苦涩后回甘的欣喜。问爸爸怎么挑好的茶叶,爸爸说,喝起来自己觉得可口的就是好的。现在想想,这朴素的话里却蕴藏着极深的人生奥妙。茶如人生,苦在其中。静静地品味这份苦,终有甘甜来的时候。最好的,不是那个最贵的,而是那个最合适你的。

曾经很羡慕有些同学家里一应俱全的泡茶器具:茶海、茶荷、茶巾、渣匙、茶拂……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感觉喝起茶来特别有仪式感。我们家泡茶以上提到的统统都没有,我想这恐与爸爸的性格有关,不讲究,一盘、一壶,几个茶杯,足以。可爸爸说,喝茶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而是心境。每天用完午膳,爸爸都会自行泡上一壶乌龙茶,慢悠悠地坐下来,怡然自得地喝上几杯,然后就自行回房午休去了。我有时候会偷偷猜:爸爸喝茶的时候在想什么?几十年后的今天,爸爸告诉我,当时年轻气盛,每天踏实坐下来喝口茶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能够静下来。凡事看淡了,也就心地淡然,胸怀坦然。那时看着茶叶的翻卷,他时常会生出好多感慨:杯中茶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起伏,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

小时候总觉得有茶喝的时候,都是好事:过年过节、走亲访友、闲暇聊天。茶总带给我欢乐。茶和花生是绝配,假期里我和妹妹熬夜看武侠剧的时候,总免不了从爸妈房间“偷”些湿烤的龙岩花生来,泡上一壶茶,一把花生一口茶,边看边聊,好不惬意;七夕节、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也总要在院子里准备茶点:麻老、月饼、菠萝,花生,当然少不了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谈天说地、有说有笑……日常生活离不开茶,而我最喜欢喝的是新娘茶,只有在闹洞房的时候才可以喝到的那种,所以也就喝过1-2次,但印象深刻。新娘茶会提前在茶碗里备好橄榄、蜜饯,有客人来的时候再往里斟上热茶,甜甜腻腻的,尤为好喝。

不过,也有跟茶“痛苦”的回忆:那是在7、8岁的时候,我被学校选去跳与茶有关的舞蹈:《采茶灯》。《采茶灯》在老家家喻户晓,每逢春节、元宵区里、街道都会组织户外表演。它多年前已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印象中“采茶步”是基本舞步,手持扇子,后背花篮,通过队形穿插变化来表现采茶劳动的情景。我生性内向,不喜表现,怎奈被老师征用,内心不愿却也不敢忤逆。现在想想还有些心疼当时的自己。这曲子很亲民,听着热闹喜气,每每表演总是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所幸每次表演场下都没有什么认识的人,让我减少了几分害羞。那时的表演没有舞台,空旷点的地方,人多的地方都可以,这么说起来,因为茶,我也算是搞过“街头艺术”的?

特别喜欢蔡澜的一句话:“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喝茶,本就是一件丰俭由人的事,随心就好。喝茶,对于我们,就像三餐需要吃饭一样理所当然。虽然现在我也喝咖啡,但总觉得不如茶来得顺口顺心。不过,除了乌龙,我也开始喝不发酵的绿茶、感受它的鲜度和清雅淡然,只是有时候它会让我的胃会有些不适;还有不炒不揉、风味自然的白茶;而我喝得最多的是红茶,金骏眉、正山小种、祁门红、阿萨姆,我喜欢它醇厚的香气,冬天喝感觉特别养胃。爸爸也不再是需要用茶让自己静心的年纪,只是喝茶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餐后便开始饮茶,看电视、玩微信、看PAD、手边都离不开一壶茶。先生是北方人,他之前对茶似乎没有热情,只是受我们影响,也开始入了我们的“茶”道……

喝茶,不过是拿起和放下。

而这一拿一放之间,便是人生。

人生,就应该像喝茶一般,拿得起,放得下,才能够轻松。

我喜欢喝茶,更希望做个淡定淡泊,固守自己所得,珍惜当下幸福,简单而又快乐的品茶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