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媒体人转型之:在人生的最佳机会,媒体人要学会改变自己

媒体是一个奇特的行业,在大学毕业头两年中,几乎没有几个行业的收入能与媒体相比。譬如在一线大报,只要肯勤奋做版,认真码字,当一个月入近万的编辑或记者并不困难;几大门户网站也很容易给毕业生开出6K以上的薪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当同龄人的薪水接连攀升时,媒体人的收入却依然原地踏步。

当然,我们可以从工资制度(传统媒体实行低基本工资+绩效,类似中介或销售)、媒体广告收入份额、媒体人力机制,以及那1999年设立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等方面入手,分析媒体人“一眼万年”的工资境遇。但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无关制度和货币,而是——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了,几乎趋近于零。

同样的现象。华为、BAT等企业给员工之所以能应届毕业生十几万或者更高,那是因为毕竟这些员工经历了211高校至少七年的刻苦学习,写了上万行代码,他们已经具备较强的行业壁垒,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难能够超越。


但是新闻记者不一样,因为长期已经习惯了这种高高在上,或者是垄断的话语权,只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够正确写字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能入行新闻专业。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行业一直属于垄断行业,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事业单位的范畴,逢进必考或者是得靠一定的关系运作。这样的现象就造成了新闻行业里面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

媒体人什么时候适合转型?套用一句网络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改编过来就是“媒体人转型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说实话,十年前确实是媒体人转型的黄金时间,但是既然十年前没有转型,那么现在转型也不晚,但是既然要做出转型的决定,就要下决定去改变自己,迎接转型。

十年前,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期,西安本地的华商报在十年前最多的时候一天的营收就超过一千万,但是现在,一年的营收差不多才这个数目,在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一个传统媒体的报社记者,一个月靠稿费收入一万都很正常,但是现在一个普通报社的记者靠稿费都达不到月入一万。

十年前,一个普通的记者去县上可以随便见到县长、县委书记等一把手。现在一个普通的记者去县上最多见个宣传科员或者网信办科员。

十年前,媒体人拿出记者证可以在社会上横冲直撞,随便进那个衙门都行,十年后,媒体人采访的很多时候第一个关卡都是先要求报社给开介绍信。

媒体采访的环境越来越差,媒体人的待遇越来越低,媒体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大,今日不转,何日转?

转型说起来简单,但是要下这个决心,确实不容易。面对单位、年龄、家庭、现状,各种情况的分析,各种因素的参考,最终才能得出结论。而且,在这期间,还不能断炊,不然,养家糊口也确实难。

目前,很多面临转型的传统媒体人年龄大部分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基本都是80年至90年之间的这个群体。这个群体的现状就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大的上小学三四年级,小的估计刚出生几个月,工作时间基本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间,这个年龄段转型,确实有些尴尬。但是在人生的最佳黄金年龄,转型了可能一帆风顺,不转型也许只有下岗失业。

在人生黄金年龄阶段转型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能够下定决心,让自己对社会产生价值的同时,社会也就会对自己产生回报。

30岁或者35岁之后,如果媒体人再重新找工作的话,会变得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基础岗位的工作。站在企业招聘角度,员工的年龄、经历、婚育、孩子老人等等对于企业来说都会变成一种“负担”。所以,很多企业招聘会有一定年龄上的限制。这对于跳槽,尤其是跨行的职员来说,更是一大劣势。

如果选择年龄较为宽松的行业:某些领域的工作,对专业以外的要求还是会比较宽松。比如,会计、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只要你有相应的专业证书来证明自己,企业对于年龄、毕业院校等等不会要求太多,反而像律师或者心理咨询师这种职业,如果之前人生经历丰富,反倒会给自己加分。作为媒体人,在以前的工作中积累较多,见识有很多,所以如果从事律师或者心理咨询类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媒体人转型之:在人生的最佳机会,媒体人要学会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