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圣地重访

2021年6月24-25日,延安党建活动两日参观学习。

今年的党建活动公司安排在延安,得以使我在二十多年后,再次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1998年,我曾因业务工作到延安出差,工作之余我们游览了宝塔山、杨家岭和枣园。这次党建工作的参观活动除了以上景点之外,又增加了延川县的梁家河村。到总/书/记曾经成长过的梁家河村实地参观应该是很多人曾经有过的想法,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对这次参观学习我们充满了期待。

结束了24日的系列党建活动,25日全天便是参观学习。早晨9:00,我们从驻地出发,前往宝塔山景区参观。1998年我们来延安时,宝塔山尚未建成景区,只是延安市的一处地标所在,游人可以随意上下宝塔山,山上除了宝塔之外也没有什么旅游设施,当然,当时的宝塔也是封闭的,不能登塔。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在宝塔下有一名身穿黄白相间戏服的陕北汉子表演信天游,每唱一段收费10元,我们还认真地听了一段,感受了浓浓的陕北风情。现在的宝塔山已成为5A级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的一部分,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包括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等。讲解员介绍,只有这里收费60元,其他景点都是免费的。活动组织方给大家都购买了门票和往返的景交车票,在乘坐景交车上山时,我们发现山脚赭黄色的崖壁上有很多红色的摩崖石刻,其中有一幅巨大的“高山仰止”字样的石刻,字迹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如果不是乘坐景交车一定会驻足好好观摩一番。景交车直接把我们送到宝塔下的碑刻广场,碑刻内容有延安宝塔介绍和毛/主/席给延安人民的复电等,顺着坡道上行几十米就来到了上方的宝塔广场。延安宝塔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延安革命圣地的标志。昨天在听延安大学的教授讲课的时候,教授介绍:延安宝塔是一座古砖塔,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的飞机曾多次轰炸延安,但宝塔一直未受损失,原因在于宝塔是延安的标志,如果轰炸了宝塔,那么飞机在天空中就不能找到延安了,因此宝塔才得以幸免于难。近观宝塔,巍巍耸立于宝塔山上,占尽天时地利,历经风雨沧桑,虽是一座古塔,但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一座璀璨的灯塔!来宝塔山进行党建活动的团体很多,很多团队都身着统一的服装,佩戴党徽,在宝塔下撑起党旗合影留念;也有的团队列成队形,在宝塔旁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规模最大的团体当属一支小学生队伍,估计人数不少于200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列队在宝塔一侧的平台上,聆听老师讲述革命故事。相信我们伟大的党的丰功伟绩、初心使命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宝塔下立有一块石碑,名为“岭山寺塔”,这应该是宝塔的原名。看碑刻介绍,延安宝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重建,金/世/宗大定九年和明/神/宗万历36年曾予以修葺。宝塔高44米,为八角九层阁楼式砖塔,塔基周长36.8米,登临塔顶可眺望延安城全景。由于我们来此亦是党建活动,在和其他团队一样重温入党誓词后并没有游览其他景点就结束了宝塔山的行程,去往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和继续参观。

宝/塔/山山门
宝/塔/山

杨家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曾在此居住。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辟为中央社会部驻地,改名为“延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期间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 。两处旧址大多数建筑都是窑洞式居所,也有部分夯土建筑和青砖建筑,最为宏伟的建筑当属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中/央大礼堂座落在杨家岭南侧山脚下,1939年开始修建,1942年竣工落成。大礼堂长35米,宽30米。会场可容千人而厅内不要柱子,用高大窗子解决会场内采光,在没有钢材、水泥的情况下,采用了大跨度拱式结构。礼堂两侧建有小会议厅,阅览室、休息厅,抵御水平推力。礼堂大门开在侧面,大门上“中/央大礼堂”几个字是时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的康/生所书。中/央大礼堂建成后,当时中/央的一些大型活动多在此举行。据解说员介绍:中/央大礼堂在1947年3月被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所破坏,延安光复后照原样修复,仍保持“七大”时的会场情景。主/席台上面书有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上有六面党旗,正中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侧面画像。礼堂大厅两面的标语分别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后面标语是“同心同德”。大厅两边挂有24面党旗,代表党在1945年从成立已渡过了24年历程。

杨家岭-毛/主/席旧居
中/央大礼堂
五大/书/记
枣园-毛/主/席旧居

参观了革命旧址,抚今追思,感慨万千。在1936年到1948年的12年间,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简陋的窑洞中,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领导着中国人民从艰难困苦中一步步走向胜利,进行着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扭转乾坤的旷世伟业。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这里走出, 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并日渐成熟, 培养了宝贵的延安精神,使延安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

午饭过后,我们去往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参观学习。从延安市区出发,向东北方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75公里外的梁/家/河村。梁家河村现在已经被延安市辟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也是梁/家河/知青旧居景区,景区设立了游客接待中心。我们来到游客接待中心,在这里统一乘坐电瓶车进村。游客接待中心所处位置依然是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距此大约有5公里的距离。进村后,我们先集体来到一处僻静的农家院落外,在路边坐在随身携带的马扎上,聆听延安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习/大/大在梁/家/河村的奋斗历程,为我们接下来的参观进行讲解铺垫。

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了解了梁家河村的历史沿革和习/大/大在梁家河的经历介绍。然后依次参观了知青井、铁业社、沼气池和1-3号知青旧居。梁/家/河村其实并没有河,只是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万千沟壑中一座典型的松散型农村村落,村里的民房基本都是窑洞,依山就势地零散分布在高度不同的黄土梁上。讲解员介绍,延安市已经将梁/家/河村整体搬迁移民到文安驿镇,现在村里的村民都是在这里做旅游生意的。梁/家/河虽然原来没有河,但是现在已经修建了一条人工渠,人工渠应该是拦坝蓄水,水量也不大,水中生长着一簇簇的睡莲,有一些人造景观的色彩。1-3号窑洞都是习/大/大曾经居住过的窑洞,最早居住的窑洞是2号,也是条件最为艰苦的一处,在靠窗的土炕上,一溜摆着六个颜色不一、花花绿绿的被裹卷,讲解人员介绍说,习/大/大就在靠窗的第二个位置。可以想象,在这阴暗逼仄的窑洞中,六个来自于大城市的北京知青在冬天蜷缩在这狭窄的土炕上,当时的心境一定是极其灰暗无助的。但与杨家岭和枣园一样,就在这样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中,又培养出我国第五代的领导核心。所谓“苦难生强者,时势造英雄”,应该就是如此吧。“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年年仅16岁的习/大/大,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当中,经过若干的打击和挫折,完成了其从城市少年到人民英才的蜕变,树立了崭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养成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胸怀全球的理想航船在这里扬帆,经国济世的崇高思想在这里萌芽,之后到正定、赴厦门,任宁德,经管福建、浙江、上海,最终成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国家领导人。应该说,梁/家/河是习/大/大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转折点。正是因为有了梁家河村七年的磨练,才使习/大/大有了坚韧的性格、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格局;也正是因为有了习/大/大,中国才能更早、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号窑洞
一号窑洞
窑洞内的火炕

参观了梁/家/河村,感慨颇多。同样在延安,一处杨家岭,一处梁/家/河,砥砺和磨练了我们国家两任最高领导人,是偶然,更是必然。延安精神传万代,继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后,这里又增加了梁家河村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对革命圣地和延安精神的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使延安的红色教育的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加丰满和深厚,对后世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和长久。

曾三次到延安,两次参观圣地。惟此次记忆深刻,受教于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延安.圣地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