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尊师之下篇

我用发刊送书致敬意。辞别范师回单位途中,我脑海再次浮现他瘦弱但精神矍铄的斗士形象,他把百川看做一生的事业,不但亲自参与征订征稿编辑修改,还亲自去邮局寄发刊物,甚至亲自开电动车下乡送刊。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对待。回到办公室,我看到2018年最后一期《百川》还没有发完,原本计划在读书会上发给写作爱好者。我把这期和以前余下的《百川》,一起做了整理。这次我没喊通讯员,今天我要亲自把杂志发到大家手里,以示我对范师的敬意。我怀抱着这些杂志,挨办公室发放,边发边沉痛地说,《百川》主编走了,他把全部的精神和财富都留在了《百川》里!让我们看看他主编的杂志,读读他编辑的文章,欣赏欣赏他写的作品,以此来向他致敬吧。我还把作家协会赠送的范师的著作《山禾庄诗文选》,送给我们的班长和几位喜爱文学的同事,让我们再读一读他满怀深情写下的文字,再次感受他的赤子情怀吧。

我用集藏百川寄思念。北风呜咽的深夜,我把家里散落的《百川》寻找出来,认真地进行梳理,按年份集中摆放在书橱里,整整十三年的刊物,满满的一层,近八十册,这都是范师余生执着奉献的心血汗水的结晶呀!封面素雅端庄大气,正是百川人的品格,所选文章着眼冠县城乡放眼五湖四海,体现了百川人的胸怀,版式纯朴归真校印非常认真,如同百川人的敬业精神。这些《百川》,有的是我订阅的,但绝大部分是单位征订和范师赠送的。还有一套2016年合订本,是范师安排装订好后亲手送给我的,鼓励我多学习,多写稿。除《百川》外,他还送我一些其他书籍期刊,其中有他著作的《山禾庄诗文选》,扉页上有他的亲笔签名。我将用心珍藏这些期刊书籍,一方面可以继续启迪我学习范师执着奉献的敬业精神,一方面可以寄托我对范师永不磨灭的思念。

我用重温作品读真情。范师主编《百川》近八十期,参与编辑数部著作文集,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字,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汗水。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还创作了大量诗文。如今范师走了,怀念他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温他的作品。每每重温这些文字,就深深体会到范师胸怀浓郁的感情,或忧国忧民,愤世嫉俗,或率直纯真,热爱生活,或讴歌新时代,传播正能量。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对《百川》的痴情,他的很多诗句无不牵挂百川。“十年未改一痴肠,百海云帆万里扬”、“一路欢歌十二年,百川向海最痴顽”、“情言爱语费熬煎,为尔消磨若许年”、“痴心且看老夫子,车载春花处处栽”、“百川再握青春手,元日重填新岁章。老泪纵横圆旧梦,灶台也发少年狂”……可见,他对《百川》的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特别是在与病魔顽强斗争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关心《百川》的发行和发展。

翻读《百川》,还偶尔看到自己的文字,更想起范师对我的关爱和真情。多年来,我虽然写材料不少,但大都是新闻通讯、总结报告、调研文章等干瘪枯燥的文字,很少涉猎诗词散文等文学体裁,是范师指导我在《百川》发表第一首小诗,尽管发表出来几乎看不出原稿的模样。后来在微信群中交流作品时,每每看到我的拙作,他都会耐心指导修改,直到差不多了,他再用微信告诉我,文稿请发《百川》邮箱!这时,你会感到有人关心有人指导是多么幸福!可是我再也不能在微信群里得到他的指导了!此外,他对文友的关爱是丝毫不讲回报的,我有几次参加范师邀请文友的聚餐,都是他结账买单,甚至我带去的酒也让我原封不动拿回来。这样的真情,如何不让我感动!

最后,再谈谈和范师未了的事情吧。未了的事情,就是努力尽一份绵薄之力,继续关注关心关爱《百川》,继续呼吁支持帮助《百川》。当时,我根据一些文友读者的反映,收集了一些意见建议,准备与范师交流探讨。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我想建议尽快打造一个《百川》网站和一个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提升百川发展的空间和影响力;还想建议进一步做好《百川》样本的存档工作,因为自创刊以来全套的《百川》,在百川编辑部里也很难找到;我还想建议多向有关部门呼吁,争取政策倾斜和支持,进一步增强百川深入发展的各项保障。去年上半年,范师还特邀我和高山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编辑,遗憾的是我只是挂了一个虚名,没有为《百川》做更多工作。如果将来退休以后,我还能为《百川》写一些稿件,或尽一份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那时也就不辜负范师对我的关爱了。

万物有灵,生息不灭。“霜重何妨梅抱雪,风狂岂奈竹盘根”,尊敬的范师,您虽然走了,但没有离开我们,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您只是去了一个最美的地方——在那里,没有病痛,只有欢乐,没有世故,只有纯情;在那里,您继续您未竟的事业,继续主编《新世界百川》,那里有更多的文友,有更多的读者陪伴您!

你可能感兴趣的:(缅怀尊师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