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低估大明帝国民间老百姓的“智慧”

永远不要低估大明帝国民间老百姓的“智慧”!

昨天我们聊到,明朝老百姓钻流程漏洞这个法子很快不管用了,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们很快想到了新的绝招。(建议大家先看完昨天的精彩笔记,了解下背景)。

今天,我们聊第二招:人间蒸发

既然那些数据是改不成了,那就让它彻底“消失”。这个手段,得从黄册的制作工艺讲起。

本来制作黄册的纸,用的是防虫的原材料。但民间把它换成了另一种原材料,表面上看二者的纸张没啥区别,但是后者的防虫的效果就差多了。

另外装帧的浆糊,正常是用鱼鳔或者树胶熬制的。但是民间用米、麦、菱藕磨成粉,加酸酒进去加热而成。这种淀粉质地的浆糊,加固效果还行,但是特别容易招虫子。

更狠的一招是,他们在装订册子时,在石黄粉末和浆糊里掺入甘蔗汁、蜜水等甜的东西,所以更受虫子青睐。这种虫子的腐蚀速度非常快,不出数年,一本好端端的黄册就化成了一堆粉末。

要知道,黄册库的管理人员,是没有精力一本一本检查这个册字的染料和浆糊成分的。于是出现了这样惊人的一幕。

到嘉靖28年的时候,洪武、永乐年间的老册字,在160多年后还算完整。反而是近几年来的新造的黄册,都被虫子啃光了,里面的字迹根本无法辨认,轻轻一碰就碎了。

所以那些数据就死无对证了。那张三想逃田亩税,仍然可以逃。李四想避免儿子去服役,仍旧可以躲。

到了弘治年间,情况越来越糟糕。弘治三年,朝廷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库黄册共79万多本,其中有蛀虫以及人为损坏的,竟然高达64万多本。也就是说80%的黄册都出问题了。反而是朱元璋和朱棣早期的黄册,保存比例最高。

所以又出现了这样滑稽的一幕。

滦州知府在核查他们当地的军户,因此申请进入黄册库,抄一份历届数据对比。

按理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黄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官方数据,具有权威性,当地方有纠纷的时候拿出来作为参考依据的。

但是户部领导却拒绝了那这个请求,不但不允许他进去抄。户部领导给出的理由,让人无法反驳。

他说,地方官吏之所以不敢肆意妄为,就是因为朝廷的黄册库掌握着原始资料,对他们有很大约束力。如今我们黄册都被虫吃了,如果他们进来后知道了这个秘密,那以后岂不是加肆无忌怠了么,他们想改就改,那就乱套了。

也就是说,黄册库虽然烂了,但是仍然要对外保持神秘感。按照大明朝廷的原则,没有暴露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你们看了后,是不是也很震惊?但以上这些都是真实历史,而且还是冰山一角。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明天我们接着聊黄册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远不要低估大明帝国民间老百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