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的朋友圈”

亲爱的陶小陶,

你好呀!

前两天读到一首诗,我特别喜欢,叫《孤独者的朋友圈》:

“最孤独的孩子

也有他的微信朋友圈

田野、小溪、森林、街道

是他的聊天背景

他爱和野猫“喵喵喵”地私聊

听麻雀分享云音乐

欣赏幽暗角落里无人造访的

迎春花的素颜自拍

也许不是无人造访,是它设置了

只对他可见

他用鹅卵石给清澈的河流点赞

收藏银杏落叶、飞雪和松果的文章

也热衷评论桥梁和房屋的形状

……”

我喜欢这首诗的原因是作者没有将孤独两个字的底色悲凉化,孤独的人未必在感受孤独,与之相反,他可能在感受一种平和,感受另一种热闹,感受属于自己丰盈。

不瞒你说,我写过一首歌词《十一种孤独》。(关于我是怎么误打误撞,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写了几首歌词这件事,下次再和你详谈)。这首词最初产生的内在动机也是在温岭工作那两年的部分情绪反映。里面所有提到的具象的孤独,都算的上是真实故事改编。

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个事情:“

其中有一年夏天,我一个人去一个喜欢的作者的签售会。

当时是从温岭坐动车去杭州,2个小时13分钟,期间怕自己睡过站,就设置了一个闹钟。

从公交车下来,到签售会地点,是下午1点31分。我向2个陌生人打听了路线,总共2836步,途中经过了4家水果店,3家便利店,其中有2家是全家还有1家是快客。

达到签售会所在的商场时,已经排了很长很长的队。有3位保安人员在维持秩序,还有5位工作人员在布置,其中有是一位女士。商场里面有很多人,数不过来。排队的同学里面,有情侣,有闺蜜,应该只有一个我吧。

签售会结束之后,我买了7点25分返回的票,9点41分到温岭火车站,一出站,就看到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一阵风吹进脖子里,到不觉得冷,只是觉得空。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以为我不认识路,还多绕了一圈,而我当时居然有隐隐的开心。

我还写,这个世界上,有人悲伤有人失落有人辗转异乡有人深夜失眠,可疼是外界给的,但病总是自己好的。”

可能年轻的时候就容易悲春伤秋。

那个时候一个人处在拥挤的人海里会觉得格格不入,好像全世界都是成双成对,只有一个自己。

或者加班从写字楼出来,看着霓虹闪烁的夜晚,却为没有一盏为自己亮起的灯火感到空荡。

又或是情人节,520这些特殊的日子都与你无关,再或是工作不顺利,被老板误解,被同事针对的时候,偌大的城市里无人可以倾诉或者理解…

以及很多其他没来由的时刻。都或多或少的,让我们不得不用孤独这个词形容。

我当然不认为,当时的我感受到的那些情绪是矫情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甚至都觉得如果你没有过某些时刻需要用孤独形容,人生其实是不够丰满和不够有重量的。

《十一种孤独》自2018年在网易云上线,到我敲这篇的文章的此刻,评论区有62566个留言。也有听众曾经和我说,被歌词整到大破防,一个人在出租屋听到哭,或者在很多个夜晚循环到天亮。我当时回复他们说,希望有人和你分享耳机,希望有人懂你的孤独,或者我们都一样。

可能就像吉他手练琴时,时间长了手上就生起了薄茧,疼痛就会越来越弱。不是说感知力变低了,而是承受力变强了。所以如今不论是看这首歌词,还是看歌词的创作小记,倒觉得不痛不痒了。

也可能是我找到了与孤独相处的方式,我越来越喜欢更热闹的理解孤独,或者接受和享受孤独。就像开头分享的那首诗一样。

一个人坐公交,我会数数沿途穿过多少红绿灯。

下班晚了,我就试图留住高楼夹缝里的月亮,或者命名群星。

没带伞的雨天,就从地面上的一滩水观望世界。

然后发一条,孤独者的朋友圈。

正如张爱玲《流言》里说的那样,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所以如果现在有听众再来和我留言说听《十一种孤独》听到哭,我想我会回复,没关系,此刻你感到孤独,意味着你要开始更立体的人生了。

不晓得平行世界的你是不是也有些孤独的时刻,如果有的话,开头那首诗,张爱玲那句话,和我上面那句回复,也送给你。希望你啊,虽有孤独,但总有孤勇。

你可能感兴趣的:(“孤独者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