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努力了,仍旧改变不了生活状态?内心就像陷入了一个迷宫,迷茫而焦虑。其实,大部分人都容易陷入思维的瓶颈,不确定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效,不知道自己的改变能不能持续,至于短暂利益和长远考量之间的取舍,更是无从抉择。
面对长远的选择与计划,纠结、迷惘成为了大部分的必须面对的难题,进而导致当下生活中的困惑,整个生活变得一团糟。
尽管问题具有多维复杂性,拥有某一点突出的能力很难解决社会上的疑难杂症,那么,提高认知层次,会对一个人产生极大的帮助,至少,不会在决定行动时因为内心的无序,精神的熵增半途而废。
一个好的厨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也许你会说出与他专业技能相关的一大堆东西,但最基础的不是这些,而是拥有一条好舌头。
小野二郎说:如果我的舌头不如客人的,那么我是做不出让客人满意的东西。
显然,你没法分辨相似味觉与口感之间的细微差别,自然就会将粗糙的东西拿给要求精细的客人,这是你用再高的技巧都没法弥补的东西。
能力的确关键,但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认知的高度,才能决定一个人的格局。
举个例子
班上一个学霸,一个学神,学神考试100分,学霸考试只得了99分,学霸以为自己跟学神的差距不大,甚至没有。
但实际上,学神的能力并不止100分,只因为分数的上限是100分,而学霸,在这小范围中,都没有做到完美。
如果将两个人放在更大的发展空间里,差距就远远不止那1分。
有人说过:能力差距是线性的,依靠个人学习和努力就可以获得:
比如:
1、对待工作的态度、努力程度、是否足够地积极主动
2、抓住下班后的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提升,工作的基础技能,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依旧会遇到职业天花板,为什么?
认知不够。
A和B同时在电商圈中创业,A在几年时间中的业务量就已经上亿,是B的好几倍之多,而B在开始数年时间中不断融资烧钱,将自己的产业规模不断做大,最后当B开始不断盈利的时候,A已经轰然倒下。
他们就是当当和京东。
注重短期的利益,格局太小,注定走不长远。
小时候学下象棋,刚开始走一步看一步,总是觉得老人们下棋很慢,后来才明白,走一步,看三步,想五步,想要活下去,眼光必须放长远,至少当别人的炮在你的帅面前时,你不会显得那么被动。
社会中也一样,有目标有规划的人更容易成功,而他们的成功,却又不是通过短期的努力得来的,这些往往是长期以往对自己的不断要求,以及对整个大环境的提前感知。
张方宇说过:更高级的共鸣无疑是属于认知领域而非情感领域的。
认知水平的提高,无疑会提升一个人的格局与层次。
在我们的上一辈,父母们通常会认为互联网弊大于利,因为他们自我认知的局限,在我很小的时候,排斥互联网,甚至阻止我使用互联网。
想要做得更好,就必须突破局限,不断探寻新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我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把眼光放长远,拥有更广阔的布局,才不至于在如此快速的社会发展中被淘汰。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突破自己已有认知,找寻新的出路,增加自己的第二、第三选择面,你的成功,就会容易许多。
当然,执行力也很重要,拖延症会害死大部分,少数人能坚持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