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理论、折腾课堂——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5

继续阅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第5章主题是《写教育生活》。今晚读了5篇《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儿》《走出去,突破原有的生活世界》《与学生“聊”起来,增添生活活力》《加入学习团队和成长圈子》《用笔发现教育生活的乐趣与光彩》。

今晚阅读的大部分内容都跟孙明霞老师有关,因为吴松超老师就是以孙明霞老师的教育写作为例子进行阐述的。

我曾畅想过一个好的研究团队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那里面一定要有一线教师,也不能缺乏专家学者。一个提供教育现场实践场地,提供丰富的案例。另一个提供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与较好的创新理论依据。

《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儿》,吴松超老师说是从记录教育生活做起。怎么记呢?说明肖老师的这几条干货可以借鉴:

·真实:教师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书写自己真实的教育生活,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情感。
·坚持:流水账能够坚持“流”,天长日久就能汇流成河,成为好文章,也成为生命中的一个一个珍贵的记忆。
·放下功利心:不为数字而写、不为发表而写,只是“随心所欲地记下心中流消出来的文字。
·学习与思考:花里胡哨的文字假如没有思想充盈的话,只是一作华美的外衣。

看这几点是不是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但这就是写教育生活的宝贵经验之一。

一线教师的理论知识学好了,才能更有地放矢地指导自己的课堂创新。课堂创新了,用心地经营教育生活,让教育生活丰富、精彩起来,就更容易写出好东西。

简单地说,就是做得好才能写得好。如何做得好呢?肯定需要折腾。如何才能让折腾更有意义感?更有价值感?首先教师要创造条件,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开阔眼界。

有了理论的基础,有了开阔的眼界,看问题的视角也会改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可以像孙老师一样,想办法跟学生有真正的交流,那我们就更容易获得一手的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各种真实的状态,可以捕捉到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我们所记录的教育生活就更有人味。

看到要加入学习团队和成长圈子。我特别认同。

我教育写作的起步,离不开张文质老师曾经组织的优培写作小组。我写作的坚持,离不开教育行走活动。特别是从2021年9月1日开始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停下来有时候就不想动了。因为有团队,有一个成长的圈子,身在其中,很容易被带动,或者带动别人,总之就是互相影响,拖拽着往前走。

因为每天要写一些东西,你就不得不用心地观察,用心地感知身边的人,身边所发生的事。

你所看到的你所经历的这些教育生活故事,因为被用笔记录下来,会更有光彩。

给教师的68条写出建议,到今天已经读了21条,除了教案写作有特别强烈的反差,其他感觉说的基本上都是常识。但仔细品味,这些常识可能有很多人常常不识,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忘了教育的初心,无法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常识就是提醒大家回归初心,回归课堂,回归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丰富理论、折腾课堂——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