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一位被别人称为不向他学习就不能进步的人,这就是黄叔度。

黄宪,字叔度,是东汉人。《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一开篇第2和第3则都写了他,有意思的是,《后汉书》却说,黄叔度的言论没有记载,所有关于黄叔度的故事,都是在别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就像上面那两个故事一样。


黄叔度的父亲是一位牛医,是治疗牛病的医生,家里世代贫下中农。黄叔度的学问言行都很棒,很被当时的人看重。东汉世风淳朴,杰出的人,并不会因为出身低或者家里穷就被人轻视。14岁的时候,他和陈蕃(我的前一篇文章说的就是陈蕃,请参见徐孺下陈蕃之榻和席不暇暖--文化范就是这么养成的)一起被推举为孝廉(隋唐以后才有科举,隋唐以前,要当官只能靠推荐)。


然而,黄叔度却对当官没什么兴趣,一辈子没有担任过重要的官职。被推举为孝廉后,又被政府征召,不去,后来也去过一趟京城,当了一阵子小官,没多久也回来了。然而,这个没做过大官的人,却让做大官的人非常钦佩。跟他一起被推举为孝廉、后来也做到了三公的陈蕃在当太尉的时候就曾说过,“如果黄叔度在这里,这个太尉的印绶我还真的不敢先戴。”。“印绶”中的“印”是指官印,“绶”是指系官印的带子。


可能是因为家贫又好学,黄叔度被称为当代“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一个学生,家里很穷,学问很好,最关键的是,颜回的学习态度很好,穷而好学。),有一次,有一个叫荀淑的名士见到了黄叔度,他对前文提到过袁奉高说:“你知道不,你们这里有一个颜回呢!”。袁奉高当即回答,“你是见到我们黄叔度了吧?”。

现在我们来看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周子居的人讲,“我有段时间不见黄叔度,就感觉到自己的庸俗贪鄙的心思就又萌生了!”。周子居是东汉名士,曾担任过泰山太守,施政非常不错,他为人品行端庄,为官励精图治,是一位好官。让好官当作镜子的黄叔度,自然应该是一位好人。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没法严格考证的一个故事:中共的领袖当中,刘少奇以好学出名,毛泽东对刘少奇的好学印象很是深刻,还在延安时期,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1949年后,为表示对毛泽东的尊重和对前一句话的回应,刘少奇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为毛泽东和刘少奇惺惺相惜,跟周子居对黄叔度的评价,互相印证。


下面的这个故事,说郭林宗到汝南郡当太守的时候,去拜访袁奉高,那是相当的讲究效率,郭林宗见到袁奉高了,车都不停,就在车上说,“老袁啊,我郭林宗今天来看你了,我今天有点忙,咱们改日再聚聚!”,车就这样过去了,过去了!


然而,郭林宗见到黄叔度的时候,那可不是这样,没见他讲究效率了,经常是几天几夜地聊。别人就奇怪了,郭林宗说,“黄叔度这人,就像汪洋大海,你不能指望把海水澄清,更不要指望能把海水搅混。黄叔度的气量,那可真是海水不可斗量啊!”。


郭林宗也不是一般人,后来当过三公,至少是副国级领导人,是有大成就的。


黄叔度就是这么一位有趣的人物。然而,黄叔度终究因为没有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务,所以他到底有过什么精妙的言论,或者出众的行为,史书上没有流传下来。他的所有事迹,都是通过别人的记载我们才知道的,这应该也算是遗憾吧!

觉得文章有趣,请关注公众号“史海阅读”,那里有更新更全的文章。

--------------------------------

原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翻译:

周子居常说:“我只要有一段时间不见黄叔度,庸俗贪吝的想法就又滋生出来了!”。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luán)不辍(chuò,中间停顿;停止)(è,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翻译:

郭林宗到汝南郡,造访袁奉高,聊了一会就走了。拜访黄叔度,却整整留宿别人问他为会,他说:“黄叔度就好比万顷湖泊,宽阔深邃,不能澄清,也不能搅浑浊。他的器度之深广,很难测量!”。(轨:车辙。鸾:鸾铃。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是停留很短时间的意思。) 

往期回顾:

徐孺下陈蕃之榻和席不暇暖--文化范就是这么养成的

汉光武刘秀的一个小目标,哦,不对,是两个

蔡伦,伟大的发明家和机智阴险的权谋家政治家的合体:你所不知道的蔡伦

起于青蘋之末,一次蝴蝶效应引发的伟大帝王和王朝 

汉光武刘秀,在太学不是一个好学生?那要看你怎么定义“好学生”

两千年前的拯救中国大兵瑞恩—疏勒喋血救援

从严世蕃之死说起。一个奸臣的死,不是大快人心吗?并不!

左宗棠是海防派还是塞防派?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讨论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