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老妈摸爬叉让我学会如何提问题?

老妈摸爬叉让我学会如何提问题?

莫言说:“我突然意识到,实际上写作就是应该从身边的琐事、小事写起,过去认为不能够写到小说里的很多细碎的,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事情经过文学的手段把它变成文学作品。观念改变之后,就如同打开了一扇窗户,或者说如同在一道河上打开了几条久被封闭的闸门。”

今晚,多年后再次摸爬叉原本是一件不起眼、不经意的琐碎小事,但对我而言确实是有生以来很珍贵的独一无二的母女一起摸爬叉的美好时光!

一、少年摸爬叉时光

小时候,尤其小学到高中,那时候没有空调,风扇都比较少,天气也很热,夏天的夜也很长,各家各户大多吃过晚饭,拖家带口的,都会出去四处乘凉。那年月,树林很多,成片成片的,水泥公路只有通往县城的主干道才有,穷乡僻壤的那都是不可能有的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天天接触大自然,呼吸着天然的氧气。

大家吃过晚饭,就是打着手电筒,一个、两个、三个,有时候是一家人去摸爬叉,跑很远,几乎整个庄子里面的树林子都会逛一遍,四处搜罗爬叉, 都还憋着一口气和竞赛似的,自家人和他家人比最多的就是今晚谁摸的爬叉多?谁爬叉卖的钱最多?

而跟父母一块边摸爬叉边聊天的场景,在我的记忆里还是很少的、至少是模糊的。但今天却有并且清晰了。

二、跟着老妈围着两棵大杨树摸爬叉

今天晚上吃过晚饭,我跟老妈说,出去转一圈吧,消消饱,凉快凉快,谁知走到路口的两颗大杨树旁。

老妈开心又惊喜地说:昨晚七八点,我在这两棵大杨树上,一会儿摸着五个爬叉,卖了两毛五角钱。

好久没有看老妈这么开心了。我听了之后,心头略过一丝喜悦,但是没当回事儿,就开心了她的开心,当一个故事在听了。

本来是要出去转一圈,走走路、散散心的,但老妈满怀希望地围着那两棵树,不走了,又开始摸爬叉,等着意外之喜的来临。现在的我,可以说很多年前,自从我意识到自己父母年纪大了之后,已经学会了或者慢慢刻意练习顺从或温和开导父母的想法,哪怕心里再不愿意。

于是我就拿着手机,看着文章,在旁边陪着,听她说着话,我断断续续地、波澜不惊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在黑暗里回应着、交流着,同时也等着“守株待兔”的惊喜。

果然站着不到三分钟,老妈拿着手电筒摸着两个,然后还给我看,喊着我说:“你看,出来两个。”这个时候我还真信了。

其实这两棵大杨树的左边和右边还有很多树。左边是一排杨树、还很粗,右边是一排小杨树。

摸着两个之后,老妈说:她要去左边和右边两排看一下。根据她昨天的经验,是没有的,但是站着闲着没事儿,反正也都是散心,是额外的收获,还是想去看看,万一有了呢,还是不死心,想印证一下。我准备跟她一起过去,老妈说:“你站在这等着,守着这两棵树,万一又有出来的呢”。此刻的我,心思几乎都在看文章上,对老妈说的话是不带脑子地言听计从,觉得也有道理,也为了满足她的想法和让她开心,所以我就答应了。期间还时不时打着手机灯,看一下有没有又钻出来的爬叉。

停了一会儿,老妈开心地回来了,笑着说:没有啥,这么多树,就抓着一个。就在此刻,我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其中一棵大树,有一个爬叉刚好从土里钻出来,爬到树根部的地方。我很开心有惊喜地叫着老妈,这一刻起,我耳朵里才认真听老妈说话,后续不断时不时认真侦查那两棵树,期待着有更多爬叉出来,让老妈又更开心。此刻我想到了贾玲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为了让妈妈更开心说的一句话“我还可以让你更开心。”果然快乐是靠自己实践和体验才有的。老妈这时候也更开心,更有劲儿了,我们交互地围着那两棵树照着、说着、期待着。

这个时候老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爬叉为啥只爬这两棵大杨树上?”

三、老妈摸爬叉让我学会如何提出问题?

读者朋友们肯定会很纳闷,为什么我长篇大论到这儿才提出问题,前面在叙述事情的过程。

其实,我的母亲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她干什么事儿大多提前思考、拖拖拉拉、不急不慢的,据我观察一直还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想问题的人,虽然好多问题让人无语和不讲道理。我估计我有点爱问问题的习惯,可能有点遗传我老妈。

说了那么多,还回到老妈摸爬叉开始到提出问题的过程。我只想说明,我提出的问题:老妈摸爬叉让我学会如何提出问题?

我反思整个过程,结合老妈这几十年的性格、经历,还有我自己教学以及好问问题的毛病。我觉得要想提出一个引起别人思考的问题应该有以下六因素:

1.实践。老妈通过昨晚和今天晚摸爬叉的经历,发现爬叉只在这两棵大杨树上,而两边的小杨树和那么多桐树上都没有,这是实践决定认识。

2.观察。如果我们光做事情,不去观察,不会有发现。老妈如果光知道摸爬叉,没有去观察两边是同样树的大小区别,不同的树种,也不可能提出问题。

3.积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之千里;不及小流,无以成江海。哲学上也讲: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试想老妈没有两个晚上摸爬叉经历的积累,还有平时就爱思考和观察的习惯的叠加,怎么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呢?

4.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看来老妈还是有强烈好奇心的,还在思考,还是个不断求索和努力的人,是的,有好奇心才可能对周围事物充满希望。记得有一次吃饭,老妈突然冒出一句:人家年纪大的还在努力,年轻力壮的好多就啥都不想干了。此刻,想想无处不在的“躺平”“内卷”,想想我最近几年干啥也是没有成就感就止步不前的状态,真该跟老妈学习:保持好奇心,做就是了。

5.思考。勤于实践,善于观察,懂得积累,保持好奇心,让我们有发现问题的可能性和机会,但是遇到问题不懂得思考,问题就会溜走了。有句话说,机遇偏爱于有准备的人。要想抓住机会,发现并提出问题,我们要训练大脑保持思考的意识,不断唤醒和激活自己的思维,遇到事情才能迅速被激发。

6.习惯。萨克雷:“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爱因斯坦:“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老妈是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一年四季各种庄稼都要亲自劳动,随时做好观察,常年这样种庄稼的经验积累,让她对庄稼随时出现的问题保持一种敏锐的好奇心和思考,进而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年往复,无论种庄稼还是日常生活、做事慢慢养成了自动化的思考习惯。

四、解决问题也需要提出问题的六因素

你会提问题了么?你知道我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么?

我现在深刻觉得你要会提出问题,你首先得知道什么问题是有价值的,自己也要有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可能这两年平时读书、上课也喜欢提问题,老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大惊之余,就开始问自己:为什么爬叉老爬大杨树呢?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也很好奇、我也想知道 ,所以我开始寻求解决办法给老妈解释。这里只求自圆其说,不专业知识解读。思索再三,我想想还得是这六种能力:

1.还是实践。老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首先,我利用手机进行度娘,其中一篇说了“爬叉为什么要爬树?”答案是:本能行为、防止被逮捕、利于繁衍、高处方能脱壳变知了并且大多爬到根系发达的杨树、榆树、柳树上;接着,我就打着灯,看了、摸了那一排桐树,又仔细看了和摸了这两棵大杨树。我发现桐树树身比较光滑,没有什么沟沟壑壑;而大杨树树身比较粗糙,沟壑明显,摩擦力巨强,利于攀爬,速度快,不容易中途掉落,利于快速登顶和逃生。这样一对比,结合爬叉爬树的原因,就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条件下却只爬杨树;然后,兴高采烈地告诉老妈原因,她看了看,又验证下,说“果然如此,觉得有道理”。

2.还是观察。如果我光有实践和行动,却没有一颗仔细观察的心,就不可能发现:两种树树身不一样,树的光滑度也不一样,而这些对爬叉的命运有很大影响。

3.还是积累。华罗庚说:“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谷超豪说:“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想想愚公移山,想想八年抗战,想想中国的百年建党史,想想一个家庭一路走来的故事,无不说明了日积月累的重要。平时遇到问题,求人需要时间,有时候还欠人情,所以我不是情非得已,基本有意识先依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因此,自己积累了一些问题解决的途径、知识、能力,借助身边资源、借助手机、借助书籍,最后借助他人等。

4.还是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可能自己还有一颗好奇心,可能因为教学有机会时刻跟学生接触,职业行为促使自己不喜欢也不能对什么问题模模糊糊的,算是还有求知欲和上进心吧!所以就注意到了老妈说的问题。

5.还是思考。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平时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害怕思考、只知道躲避,那么不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也不会引起自己的好奇心、也不会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积累、也不会有新的思考、也不会在老妈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写此文的一个新问题、也更不会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

6.还是习惯。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巴金:“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能因为平时自己就有好奇心、就有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所以遇到别人问的问题就会保持自动识别的机敏、就会引起自己的注意、就会去思考、就提出新问题、就写出了这篇三千九百多字文章、就留下了母女二人夏夜摸爬叉的定格的记忆和时光!

四、结语

所以你看,从我的角度、从老妈的角度,要想提出一个问题,得具备这六个因素!

“关于如何提出一个问题”,这是我的实践和想法,你的想法呢?至于问题好不好,得看你怎么想?

20210720周二中午13:37

你可能感兴趣的:(151.老妈摸爬叉让我学会如何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