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2黑暗骑士》背后的规则与人性

一部影片为什么能够打动观众?除了制作本身之外,其故事背后的现实意义不容小觑。大家好,这是罗耐影评陪您的第二天。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电影是《蝙蝠侠2黑暗骑士》,有少量剧透,请谨慎食用。

《蝙蝠侠2黑暗骑士》这部电影讲述了两大主题:规则与人性。

在向大家介绍这两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两个角色。第一个角色是小丑。小丑,他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物。他抢银行,威胁黑帮,捧杀蝙蝠侠,企图颠倒黑白,成为哥谭市的主宰者。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只有他不想做的事情。他的出现使得第二个角色蝙蝠侠蝙蝠侠近乎癫狂。蝙蝠侠是哥谭市的守护者,是正义的化身,也是黑暗的噩梦。小丑与蝙蝠侠的对抗。是正与邪的对抗,是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某一方压倒性的胜利,而是现实世界依旧平稳的运行。

接下来谈论的两个主题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一个是规则。规则成就了蝙蝠侠,同时也限制着蝙蝠侠。所谓成就,这是在正常的法律制度之上,很难出现像蝙蝠侠这样一个不计后果、为民除害的英雄。而在这种情况下,颇具能力的蝙蝠侠惩凶责恶,一时间便成为了哥谭市人人敬仰的英雄。但同时这样的一种情况,也限制了他。规则只在规则无效时,才能令蝙蝠侠这个形象发扬光大;但在规则有效时,而且被所有人认可且推崇时;那么蝙蝠侠的行径,就与犯罪无异。以至于影片结尾,蝙蝠侠落了个仓皇逃跑的局面。尽管他是为了哥谭市的人们所作出牺牲,但无疑,这也是规则使然。

规则使得一些事物可预估可测量,使所有的事情在一个平衡的范围之内,它带给人们安全感,也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被人们所推崇和实行。但人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往往与规则产生着不可弥合的冲突。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们无从定夺。影片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合乎规范的、倡导正能量的片段:两只逃亡的游艇上,各拥有一个能令对方船只爆炸的引爆器,只要在指定时间到临之前,率先引爆对方的船,那么自己乘坐的船则平安无事。这是一个对人性的考验,在最原始的生存欲望前,规则早已荡然无存,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心底最大的恶侵入脑髓。然而,电影给出的答案是谁也没有摁下引爆器,最终相安无事。诚然,这是激发社会大众向善向好之举,但却令人觉得些许乏力。这样的答案似乎和最后蝙蝠侠仓皇而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哥谭有一位利用法律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光明骑士”哈维·丹特,但最后因为女友的死亡令其失去理智,持枪连杀5人。在一系列小丑酿造的人性考验后,哥谭此时无比需要一个正义的形象,而蝙蝠侠显然逾越了法律的界限成为了规则的对立面,于是蝙蝠侠自愿承担起哈维·丹特的杀人罪行,升华丹特的正义形象,而自己最后却被众多警察追捕,这样的场面显得异常凄凉,而又令蝙蝠侠的形象异常伟大真实。蝙蝠侠已然看清规则与人性,所以他胆大无畏, 化身为黑暗骑士守护着哥谭,哥谭需要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相信,最后哥谭还是需要这个英雄的。毕竟在法律和正义不能保护弱者时,需要一个能够在法律制度外去维护正义的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蝙蝠侠2黑暗骑士》背后的规则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