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执行过程

1. 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
计算机是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当我们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翻译机”来从事把高级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够读懂的机器语言(二进制)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类,第一种是编译,第二种是解释。
编译型语言在执行之前,先回通过编译器对程序执行一个编译的过程,把程序转变成机器语言,运行时就不需要翻译,而直接执行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语言。
解释型语言就没有这个编译的过程,而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通过解释器对程序逐行做出解释,然后直接运行,最典型的就是Ruby、Python。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优缺点,因为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对程序做出了“翻译”,所以在运行时就少掉了“翻译”的过程,所以效率比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解释型语言也可以通过解释器的优化在对程序作出翻译时对整个程序作出优化,从而在效率上超过编译型语言。
此外,随着Java等基于虚拟机的语言兴起,我们也不能把语言纯粹分为解释型和编译型这两种。用Java来举例,Java首先是通过编译器编译为字节码文件(不是二进制文件),然后运行时通过解释器给解释成机器文件,所以我们说Java是一种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2. Python是什么?
其实Python和Java、C#一样,也是一门基于虚拟机的语言,是一门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当我们在命令行输入 python hello.py 其实是激活了Python的解释器,告诉解释器你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在解释之前,其实执行的第一项工作和java一样,是编译。
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想一下我们在命令行如何执行一个Java程序:
javac hello.java (编译的过程)
java hello (解释的过程)
只是我们在用Eclipse之类的IDE时,将这两部分融合成了一部而已,其实Python也是一样。
3.简述Python的运行过程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 PyCodeObject和pyc文件
我们在硬盘上看到的pyc自然不必多说,而其实PyCodeObject则是Python编译器真正编译成的结果,我们先简单知道就可以了。
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则是保存在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保留在pyc文件中。当python程序第二次执行时,首先程序会从硬盘中运行pyc文件,如果找到了则直接载入,否则就重复上面的过程。
总结:Python是编译+解释的语言,执行的时候是由Python解释器,逐行编译+解释,然后运行,因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编译和解释,所以Python的运行性能会低于编译型,比如C++.为了提供性能,Python解释器,会将模块的编译+解释的结果保存在pyc文件中,这样下次执行的时候,就省了编译这个环节,提高了性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的执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