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常会遇到这些问题:
为什么孩子在学校总是调皮捣蛋,怎么说都不听?
为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为什么有时候孩子会做出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父母只顾说教,不懂倾听,就无法搞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容易采取错误的方式,令问题越来越棘手。
电视剧《小别离》中有个小细节:妈妈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快要中考的孩子扔在垃圾桶里的小说草稿,顿时火冒三丈,和女儿大吵一架。
其实妈妈有所不知,这个草稿是孩子为了安慰心情低落的好友,特地以朋友为原型撰写的小说。
倾听是父母进入孩子心理世界的钥匙。
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家长懂得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收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也能更精准高效地解决教育中的难题。
会倾听的父母,也会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好的倾听习惯,不管对于学习还是社交,都会受益一生。
1、著名心理学教授谈到:
“倾听不仅巩固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让我们可以有时间理清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内心的感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被倾听,既满足了自我表达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也让说话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认可,还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勇往直前、跨越一切困难的能量。”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霍桑效应:
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一家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他们通过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却一直未上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员工因受到额外的关注,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
这种心理学效应放在教育中同样适用。当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耐心地倾听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注、被理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而如果父母平时习惯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指责,孩子没有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机会和勇气,时间久了便会对父母失望、不信任,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2、朋友最近和我分享了她和女儿之间的故事:
朋友家有两个女儿,有了二宝之后,朋友发现以前一向乖巧可爱的大女儿,经常会给她制造一些“麻烦”。
比如,让她做什么她偏不做,做起来也是磨磨唧唧;很轻地说她两句,她就还嘴理论,生气不理人。
朋友一开始觉得女儿怎么越大越不懂事,看自己每天照顾妹妹这么累也不知道给她省点心,于是经常批评、说教,和大女儿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后来有一天,朋友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大宝心里有股气你不知道吗?自从有了妹妹,你算算你陪大宝的时间有多少?”
是啊,朋友忽然明白了。以前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她都会和大女儿出门散步,在小区的锻炼区玩跷跷板、做做操;睡前陪大宝看看书、玩玩纸牌游戏;周末带她到处逛,爬山、游泳、蹦床······
可现在呢?她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分给了妹妹。原来她一直忽视了大女儿,所以大女儿才会一直用叛逆、不听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引起妈妈的关注。
那天,朋友特意挑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和大女儿谈心,听听女儿怎么说、怎么想,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向女儿承诺,以后会平衡好陪伴妹妹和她的时间,母女之间的心结终于解开。
很多时候,一些亲子矛盾和孩子的教育问题,正是源于父母不懂倾听,没有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只有父母愿意去理解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搞清楚孩子深层的行为动机与心理需求,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上的调整,或者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否则,只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大。
3、正确地倾听孩子,也需要家长不断学习,避免以下3个最容易犯的错误:
① 容易情绪化
很多家长看着孩子生气、发脾气、或是惹了麻烦,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朝孩子大吼大叫。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不安,不敢对父母表达自己的心声。
作家刘继荣在《白色风信子》中,讲述过自己没有好好听女孩说话的后悔经历。
她在接女儿放学时,老师告诉她女儿比别的孩子“笨”,而且最近总是把自己吃撑了还要盛饭,这些行为让刘继荣觉得丢脸。
回到家,她一点也不想理女儿。女儿多次想跟她说话,她都不理她,还冲女儿发了一顿脾气。
直到女儿害怕的问她:“如果一个人杀了自己的手,那他会死吗?”
她这才意识到,女儿“玩”刀把自己的手划伤了。
更重要的是,女儿“玩”刀不是因为调皮,而是妈妈喜欢吃苹果,她想给妈妈削苹果。
就连女儿像傻子一样吃饭,也是有原因的,她从小体弱,她想多吃点儿,长得壮一点,就能帮妈妈做事情了。
不管在什么时候,父母都应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沉着耐心一点,听听孩子说话,不要让你的冷漠、拒绝、坏脾气,伤了孩子的心。
② 带着自己的偏见和评判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中曾指出:
“倾听,意味着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可是不少家长,在听孩子说话时,还没听几句,就开始凭着自己的猜测下结论、评判孩子。
比如放学路上,孩子沮丧地跟妈妈说:“唉,今天老师批评我了。”妈妈:“你又闯什么祸了?”
其实孩子可能想表达的是老师误会自己了,然而被妈妈这么一说,孩子只会感到难过,“为什么在妈妈眼里自己是这样的?”以后有什么事也不想再跟妈妈说了。
如果妈妈这样回应孩子:“被批评了,你肯定很难过吧?发生什么事了?”
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事情的经过:“我上课找同桌借一下橡皮,老师以为我在开小差说话,就批评了我。”
甚至他自己都会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自己的行为:“看来我以后还是提前检查好自己的文具,上课不能交头接耳。”
这就告诉家长,听孩子说话时,要耐心地等待或引导他说完,不要先入为主妄加评判。就事论事,放弃以前对孩子的固有看法和偏见。
③ 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还有一些家长表面上在倾听孩子,本质上还是在表达自己,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想要改变孩子。
比如孩子说他觉得最近学习很累,家长不去表达理解,而是开始说教:“等你长大了就会发现学习才是最轻松的事情,我和你爸天天这么忙地工作,不累吗······”
比如孩子表达不满,“每次我和弟弟吵架,你都骂我,有时候根本不是我的错!”结果家长说:“你是大孩子,要让着弟弟,你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这种倾听其实是无效的。
父母打断、否定和反驳,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情感上的忽视和拒绝,就像在黑暗中呼喊,却得不到回应。渐渐地,不会再对父母敞开心扉。
被誉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
“当我感到伤心或受到挫折时,我最不想听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种谈话只会使我感觉更糟。
但是,如果有人倾听,如果有人体谅我内心的伤痛,并给我机会来聊一聊我的困扰,那么我会感到我的伤痛在减轻,我的困惑在消除……”
家长倾听孩子时,重点就在于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接纳和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固执己见,说一堆大道理,想要孩子听话、控制孩子。
多一份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快乐、难过、懊悔、气愤等情绪并接纳它们,孩子会被这份温柔安慰和打动,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更加深厚而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