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出游计划,我们早上八点半就出发了,目标是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座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城北2公里的钟鸣山下。唐县与顺平县毗邻,我们只用了近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别看进入所在景区的相当长的一段路不太宽敞,但到了纪念馆门前却发现这个广场足够宽大。只是游人不多,车辆稀少,倒显得有些空旷。
穿过停车场,站在友谊桥上,面前是坐北朝南的纪念馆正门。高高耸立的牌楼正上方镶嵌着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在唐县钟鸣山下的这座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是于1986年11月建成的新馆。同年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结为姊妹馆向社会开放。该馆占地面积近五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整个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与现代化的结构,以它宏伟的气势、精美的造型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列入德国法兰克福《世界工艺美术大辞典》。
“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匾醒目地挂在入口处的墙上。
进大门第一平台处建有一卧碑,卧碑正上方镌刻着白求恩和柯棣华的浮雕头像,下方镌刻着用中英文对照的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生平简介。
馆区内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南低北高的108级花岗岩石阶巍峨肃穆。拾级而上,站在108级条石台阶上,回首南望,整个县城尽收眼底。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分为“两馆一堂”,北侧中央八角型结构的是纪念堂,与迎门牌坊和石阶在一条线上。西侧为白求恩纪念馆,东侧为柯棣华纪念馆。“纪念堂”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可容纳近千人,主要用于举办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白求恩纪念馆
跨进白求恩纪念馆大门,一尊洁白的白求恩半身雕像迎门伫立,他高昂头颅,目光深邃,栩栩如生的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纪念馆的前言是毛泽东同志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的全文。红色的平绒布面上900 多个金黄色仿宋字熠熠闪光,使这篇不朽之作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第一部分,坎坷的青少年时代。向观众展示了白求恩早年生活的轨迹。诺尔曼·白求恩于 1890年3月3日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青年时期的白求恩卖过报纸,做过食堂侍者,教过书,当过记者。1916年,白求恩从多伦多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英国海军和加拿大空军服役。1928年至1936年,白求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和圣心医院工作。
第二部分,投身国际反法西斯前线。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法西斯分子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志愿军,投身西班牙战场,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白求恩率医疗队抵达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他在这里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支人工输血队,把鲜血直接送到前线上去,从而挽救了许多伤员的生命。他的创举,轰动了整个前线。二战时,这个方法被交战国双方纷纷仿效。
第三部分,奔赴中国抗日战场。介绍了白求恩当年援助中国抗战的历史背景和他到达中国后与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会面的情景。
1937年7月30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应邀参加美国洛杉矶医友晚餐会。恰巧, 白求恩大夫也应邀参加晚宴,当他听说陶行知来自战火纷飞的中国时,立即紧紧握住他的手。陶行知向白求恩介绍了“七.七事变”后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白求恩被陶行知的满腔爱国热情所感动。于是,在征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同意后,白求恩很快组建了一支医疗队。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加、美援华医疗队一行来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周恩来副主席的安排下,白求恩率医疗队离开武汉奔赴延安。1938年3月21日,白求恩率医疗队来到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朱德总司令亲切会见了白求恩。3月底,白求恩率医疗队到达延安。到延安后的第二天傍晚,毛泽东主席亲切会见了白求恩。白求恩当面请求批准他组织医疗队到前线去,直接为伤员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毛主席批准了白求恩的请求。1938年5月2日,白求恩率医疗队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边区。
第四部分,战斗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在晋察冀抗日前线这一时期的战斗生活,在展出内容中分别以《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崇高的理想艰苦的生活》四个部分展开,并辅以白求恩在前线使用过的医疗器械、生活用具和书信文稿等162件珍贵文物作了集中反映。
展览中,白求恩牺牲后的遗照和他临终前写给聂荣臻司令员的遗书并列在一起。遗照上,白求恩疲惫苍老的面容坚毅而安详;遗书中,白求恩对工作、对伤员字字深情的嘱托和他视死如归的博大胸襟感人至深。
1939年10月,日寇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扫荡”。白求恩毅然放弃回国募捐的计划,率领战地医疗队奔赴前线。11月1日,从前线送来一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在白求恩为伤员切开伤口的时侯,手套被划破,病毒侵袭了他受伤的手指。就在白求恩遭受致命感染的第二天,他不顾头一天70华里行军的疲劳,忘却了全身的不适,检查了200多个伤员。11月5日,一阵隐约的炮声从窗外传来,白求恩不顾大家的劝阻,带着越来越恶化的伤病,迎着漫天的大雪,向前线出发了。
伤员源源不断地从前线送来了,白求恩强撑着要去做手术。突然,他一下子栽倒了。他吃力地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凡是有……头部、胸部和腹部受伤的伤员,一定……要叫我来做。”
11月10日,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聂荣臻司令员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护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下午3时,送白求恩去后方医院的担架到达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这里离后方医院还有18里路。白求恩的病情在进一步恶化。11月11日,深夜,白求恩用颤抖的手写下他的遗言。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走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历程。
第五部分,永久的纪念。白求恩的逝世,使边区军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在前线,战士们带着为“白求恩报仇”的决心,冲向敌人阵地。在黄土岭,我军当场击毙日寇侵华“名将”阿布规秀,这是我抗日军民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官,连当时日、伪的报纸也惊呼“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1939年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白求恩大会。40天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纪念白求恩》。1940年1月,白求恩生前工作过的晋察冀后方医院被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40年2月,由聂荣臻司令员亲自选定墓址,在唐县军城南关破土修建白求恩陵墓。1971年,唐县人民在县城修建白求恩纪念馆,1985年移址扩建,1986年11月新馆建成。
第六部分,不灭的光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白求恩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 在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而白求恩精神鼓舞了我们几代人,因为在白求恩的身上体现了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柯棣华纪念馆
柯棣华纪念馆有三个展室,陈展面积350平方米。在迎门墨绿色的屏风上,书写着聂荣臻元帅的题词:永志不忘、永为楷模。屏风前面立有汉白玉雕成的柯棣华大夫的半身胸像。展厅入口上方,悬有著名书法家启功书写的匾额:柯棣华纪念馆。展览内容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 青少年时代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省绍拉普尔镇。1932年12月,他转到格兰特医学院学习,1936年在格兰特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和外科学士的学位。印度人民的苦难和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使柯棣华自小养成了积极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不合理压迫的坚强性格。
第二部分 远道来华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致信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请求对中国的抗战给予支持。柯棣华响应印度国民大会的号召,放弃报考英国皇家医学院的机会,志愿报名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远涉重洋,来华援助抗战。1938年9月,抵达中国,先在武汉、重庆等国统区工作,后拒绝国民党要员的劝阻,到达延安,为抗日军民服务。10月7日,周副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对他们来华援助抗战表示感谢。五位印度大夫当面向周副主席提出请求,到八路军那里去做医疗工作。12月8日,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同志会见队长爱德尔,表示对医疗队去延安给予支持。12月9日,谭云山教授根据五位印度大夫的意愿,为他们起了中国名字。
第三部分 在延安1939年2月12日,印度援华医疗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延安。2月14日,延安各界代表在八路军卫生部礼堂为他们举行了盛大欢迎会。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出席了欢迎会,柯棣华正巧被安排在毛主席身边。3月15日,毛主席在凤凰山再次会见了他们。在窑洞里同印度大夫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在窑洞前合影留念。在艰苦的岁月里,柯棣华和大家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在生活上不要任何特殊照顾,和大家一起吃小米饭,还自己动手理发。没有刀片,柯棣华就留起了胡须。在艰苦的条件下,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1939年7月10日傍晚,周恩来在延河边骑马,不慎摔了下来,右臂骨折。听到消息后,3位印度大夫立即拿起药箱,赶到周恩来的窑洞,进行会诊和治疗。10月29日,爱德华、柯棣华、巴苏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们当面请求到抗日前线工作。毛主席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欢迎你们到晋东南根据地去。
第四部分 晋察冀岁月
1940年6月,来到晋察冀边区,任白求恩学校外科教员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在晋察冀留下了数不清的动人故事,这一部分又分为(一)参加新型的战斗大学(二)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三)只要还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四)为了革命,不是为了享受(五)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中间五方面内容,记述了他忘我地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之中,始终和边区军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积极参加战地救护,致力于八路军的医疗工作,对伤员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和当地人民亲如一家,为老百姓疗伤治病,从不收取报酬,人们亲切地称他“老柯”;关心政治,注重学习,踊跃参加党的整风运动,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边区军民誉为“第二个白求恩”等工作战斗的历程。
第五部分 以身殉职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工作,过度的劳累,柯棣华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并患上了可怕的癫痫病。最后终因癫痫病反复发作,抢救无效,于1942年12月9日凌晨6时15分在唐县葛公村逝世,年仅32岁。
晋察冀军区、延安各界人民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战友们向他的遗体告别,军区首长按照当地风俗,为柯棣华拉纤送葬,将柯棣华的灵柩送往晋察冀烈士陵园安葬。1943年7月,在晋察冀烈士陵园为柯棣华修建陵墓。1974年,将柯棣华墓改为大理石结构。1982年,又重修柯棣华墓。
第六部分 万古丰碑柯棣华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我们敬仰的典范和学习的楷模。
当我们走出纪念馆,沿着台阶而下,发现供人们休息的园林内,即将成熟的黄黄的大柿子,极其招摇地将棵棵柿树挂得满满的,有的竟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但是,你要记得哟,这可不是“懒柿子”,一定要等到熟透了才可以吃的。
出了纪念馆大门,在友谊桥前,有一大群人在拍照,应该是拍集体照吧,站了好几排,且有专业人士在拍照,这场景多少年都不曾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