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讲透孩童背诵

关于孩童背诵,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甚至反对的声音,不赞成者认为背诵是在扼杀孩童的天性,背诵式学习过于机械化,甚至造成思维僵化。任何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出现,都一定有来源或观察角度。

背诵对于孩童来说,如果出于过度的强迫,引起他们的情绪抵抗,的确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如果成人能够积极正面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则背诵对孩童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那么背诵究竟对孩童有什么裨益?背诵背后对孩童发展有哪些科学性?

一.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智力的五大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知能力的总和。其中之一的记忆力,尤其重要,可以说是其他认知能力的基石。日常生活中观察,我们也能发现,记忆力好的人,总给人以聪明的印象。由于他们观察过的、经历过的、阅读过的信息和文字都在大脑里,并留下比其他人更深刻的烙印,信息能顺利进入了长期记忆的宫殿,因此不会遗忘。当需要调取信息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可以做出比常人更迅速的反应;又因为长期记忆存储的内容多,存储的知识的关联性也越来越多,使得一些点状的知识,慢慢积累串成线、线又积累形成面,面最后形成比常人更强大的知识体系。因此记忆力好的大脑自然而然就的确演变成了更聪明的大脑 -- 即智商更高的大脑。

钱钟书拥有知名的好记性,很多人都视他为偶像。钱钟书的学问积累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他的过目不忘。从幼年开始一直求学积累,又能学而不忘,让他即使在古稀之年,到欧洲访问时还能接受同行按中英文书籍的书页点背的挑战,令众多在场学者惊叹。他惊人的记忆力,一方面是因为有着很高的天赋,另一方面是从小对接受中国传统旧学教育息息相关,而旧学的核心就是记诵大量文章诗词,更加巩固和发展了他的记忆能力,从而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根据《发展心理学》(David R.Shaffer &Katherine Kipp著,邹泓译)第5章大脑的发育阐述,我们知道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在发育过程中遵循的是“用进废退”的法则。那些婴幼儿早期经常受到外界刺激(如气味、语言、光线、声音、触觉、情绪情感等等)的神经突触和神经元,会迅速地链接形成丰富的神经网络;而不受到刺激的神经突触发育得会相应更少,甚至消失。著名的印度狼孩,因婴幼儿早期没有接受到语言的刺激,重返人类社会后已丧失习得语言的能力;意大利男孩托蒂的一只眼睛有着功能齐全的硬件,却是只盲眼,是因为刚出生后的几周里,他的眼睛因发炎被治疗的绷带遮挡住了光线,视觉神经和网络因缺乏光感刺激而丧失发育的机会,视觉功能因此废退。

当孩童大量朗诵、背诵时,相应的神经突触也会发育得更充分。他们的记忆力一直持续上升,9-13岁达到顶峰,中青年后记忆力开始慢慢衰退。因此,孩童期间,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通过科学的记诵训练,从而提高智力水平。

二.有助于孩童各项核心能力的发展

1. 思维力和逻辑力

孩童对背诵内容的记忆,看似简单,实际需要调动逻辑多种策略,才能成功。需要目标设定、反复观察、整理、归类、联想、意义、总结等无意识和有意识的方法,并经过反复操练,多次失败,背诵的逻辑才会越来越清晰,策略能力也越来越熟练。而策略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直接推动思维力。可以说策略越丰富,说明思维力越好。文科能力好,理解力、逻辑力、思维力也不会差,甚至可以为理科思维打开一条通道。《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 和钱伟长,都是典型的成年后由文科转向理科学习,并获得成功的案例。

2. 其他核心能力 -- 语感、耐心、自信、习惯、规则感等

除了小比例有天赋的孩子,背诵对孩童来说,刚开始,可能相对还是比较枯燥的。在背诵过程中,比如难度较大的如长篇古诗文或英文,不仅仅需要策略,更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勇气。看着不认识的生词,以及长长的密密麻麻的字,即使成年人也会犯难。但是通过克服困难后,记忆下来以后,孩童会知道自己是能干的,并获得了克服困难的经验和信心。适当的时候,这种经验和信心,会无意识迁移到其他方面,帮助他们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背诵,还可以收获良好的语感;长期的背诵,帮助他们形成较固定的生活规律,并锚定成了习惯,培养出良好的规则感和习惯,又反哺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以上探讨的是背诵对于孩童发展的意义。后续我们将继续拆解孩童的年龄阶段特点,父母如何为孩子匹配更合适的背诵方法,以及父母引领孩童背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

二、重视孩童背诵,科学推动孩童背诵。

1. 认识孩童生命发展规律,科学有效推动背诵背诵固然很多裨益,但是父母方法不当,急于求成,容易打击孩子的背诵兴趣。

1)根据年龄阶段,匹配合适的陪伴方式    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都不一样。胎教开始,父母对孩子说很多话,出生后持续给孩子朗读朗诵。接受过大量语言语音输入的孩子,未来的语感会更好,这是背诵早期的功课。孩子二岁左右,开始喜欢模仿别人说话,不断重复一些字词,不断说着新学的字词,这时候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父母可以为孩子朗诵诗歌儿歌和或韵文等(中文或外语都可),让他们跟读跟诵。此阶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诵内容,更多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韵律和语感,构建语言和文字学习的基础,为未来的能力发展播撒种子。当然,跟读多了,孩子自然会熟读成背,呈现很多额外的惊喜。幼儿园阶段,父母可以引领式背诵,从简单有韵律或者儿童诗开始,循序渐进,并坚持下去,随着时间推进,孩子会慢慢把背诵当做日常。(不仅背诵如此,其他习惯也同理。)

小学阶段开始,随着识字能力提高,父母的方式可以改为陪伴式背诵。和孩子肩并肩,一起游戏玩背诵,保持并推动孩子背诵的兴趣。通常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个阶段记忆力和语感优势会开始显示出来。短期记忆尤其突出。赏能很多小作家能短时间内背诵《心经》,最快的7分钟就可以完成,20多分钟能完成的孩子更多,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长期背诵,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和记忆力。当然,短时背诵之后,及时巩固复习,以抵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转化为长期记忆,则是另一个话题。

中学以后,由于孩子已经基本独立,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竞赛式背诵。这个阶段,父母的背诵能力肯定是远不如孩子的记忆力。孩子在体会背诵的成就感时,也能体会自己“战胜者”的自信,释放情绪,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青春期冲突。

2)由易到难适度推进,善于游戏化,并将背诵融入生活  有心的父母,对背诵的文本选择,也可以适当选择。语言朗读和背诵的路径,宜从儿童诗、儿歌、或小韵文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尽量让孩子背诵内容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而不是比较式地盲目跟随他人的背诵篇章,这样容易会扼杀孩子的兴趣,让背诵变成苦差任务,最后为了坚持而坚持,背诵也终将坚持不下去。

相反,如果一直是把背诵当做一种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快乐的情绪,体验成功的自信,那背诵就不是旁观者所看到的苦,而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孩童会更加自发地进入自驱式学习。这样的时候,即使比较难的篇章,也可以顺利完成。背诵游戏可以在散步时、坐车时、公园玩耍时,随时随地开口即可,化于日常轻松之中。将背诵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引领他们意识到:原来背诵的东西并不是无意义的存在,而是真实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这既可以提升孩童观察力,还能提升孩童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比如,看到鹅游在水面时,来一首《咏鹅》,父母随口赞叹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身上的白羽毛浮在了绿水的上面是真的呢,红色的脚掌划着干净清清的水波,很美呢。” 夕阳西下的时候,也可以说一声“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半江水没太阳很冷冷的样子,另一半却红彤彤、波光粼粼的……” 尽量让学习的内容和生活链接起来。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会跟着观察和思考,并和所学所背形成链接,慢慢形成习惯和知识积累,并融入日常习惯。这就是所谓的“熏陶”和言传身教,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孩子在学业上表现得更自信和轻松愉快。

三、走出对孩童背诵的认知误区

1. 推崇欧美新教育,视背诵为机械式学习而极力反对。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内卷化愈演愈烈,社会更加关注欧美式的宽松教育对孩童发展的优势。比较之下,认为中国传统的背诵方式是对孩童天性和学习力的抹杀。且不评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是否注意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方教育模式是在西方的社会体系和教育体制的土壤产生出来的,有着整个社会系统性的支持。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家庭教育、教育体系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确比中国早了很多年,《卡尔威特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同类书里记载的很多科学教育方法,都发生在一二百年前。 家长和教育者因此比我们获得更长期的充分教育,我们中国目前正在倡导的家庭教育中,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孩童的生长节律等内容,在欧美甚至被认为底层常识,在家庭教育和教学安排中自然而然地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的教育体系结构和中国就会有本质的区别。

西方体制下的孩童,在小学时候的学科能力,比东方教育体制下的孩童弱势,比如中国普及化的基础数学能力,在他们系统里就是天才能力(gifted),达到“天才班”水平。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大量的对比研究发现,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以后,中西方学生的实践和综合素养能力的平均水平开始出现剪刀差。欧美体制下,教师因为不需要应付“应试升学”等考核目标,他们更专注孩子年龄段里,开展适合该年龄段的综合素养能力培养。一年级有一年级的生命规律,那就在一年级教学和发展,不提前不落后;二年级的能力,二年级教师会自动接力,帮助其继续发展。教育规定制定者、校长和教师们等整个系统对每个年龄段学生都有更宏观和科学的了解。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学科能力培养,提倡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淹没天才,孩子发光的时候,适当推动,帮助他们发出更亮的光。

家长和学校认知也基本一致,社会评价体系不是以升学和成绩为主,而是看个体自己的“光亮点”,对人的价值评价更加多元化。(海洋文明基础之上,文化更强调个性和独立。)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有着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区别。

中国的选拔式教育体制,对学校和老师的考核标准易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主体导向。老师对输送到自己手里的学生,会用尽全心全力,让他们在充分发掘潜能,大量练习,甚至过度练习,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学科成绩表现。对于这种发掘符不符合这个年龄段身心特点,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在老师考虑范围。这种方式,的确对孩子潜力作“雁过拔毛”式的功利使用。只管眼下,至于会不会伤害升级之后更高阶段孩子的发展和潜力,几乎不在当下的考虑范围,有种割裂式的既视感,而非系统宏观性长期性的考量。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吹西方教育,而否定中国教育体制。毕竟中西方教育体制下,都出现了众多的圣贤和伟人。

中国文化体系里,几千年来,传统的治学基础都是以背诵经典为基础的,儒家思想教育体系的基因绵延至今。在扎实的背诵功底之下,也产生了众多璀璨的历史人类灯塔和人物。中华文化及其学习方式的基因,决定了要学习中国的文化,尤其文科,没有几分背功,是很难出成绩的。即使理工科,有了坚实的文史基础,应用得当,也能推动理工研究。中国众多科学家的故事,如钱伟长、苏步青、钱学森等等,都是有着深厚的旧学基础,而旧学的基础,最离不开的就是背诵。

中国数学博士第一人杨武之,发现儿子杨振宁有数学天赋之后,并没有给杨振宁讲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请了一位历史系先生,给杨振宁讲《孟子》,他把整本《孟子》背了下来。 在后来,杨振宁多次提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的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扼杀孩童创造性的,不是背诵这件事,而是成人带动孩童背诵的方法和路径不够科学和有爱。中西方文明和教育体制等大背景的不同,需因人而异,学习的路径不同。西方也讲究刻意练习和一万次定律,有方法的背诵也是一种刻意练习。只要方法科学,不过都是通过不同的路径。

古人说:“以技入道”,从不同的技艺修炼,都可以达到“道”的核心。对于“中国式背诵”的道,其核心是学习的兴趣、耐心、习惯、核心能力、思维力等多方面的底层能力的培养,最终都是为培养“全人”而做出的必要的刻意练习。

2. 对孩童进行逼迫式背诵,扼杀孩童背诵兴趣。另一种误区,是在教育内卷化背景之下,家长很容易被裹挟着比较式育儿。尤其是背诵的成果很容易被呈现和并具体数据化,如孩子背了多少首诗词,多少首古文。部分家长看着自己家孩子这也不会,那也没听说过,易被催生焦虑情绪。

意识到背诵的益处后,家长情不自禁给自己孩子加码,作逼迫式背诵,并将焦虑传递给孩子,使得孩子处于负面的情绪中,进行记忆和背诵。

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曾对几组学生做过情感和记忆测试,测试结果表面,在积极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的单词,单词更容易被回想起来;但如果在消极悲伤的心情下,记忆的单词量则会明显下降。其他实验也表明,记忆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情绪。情感状态对记忆的数量与准确性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科学营造孩子背诵的心理氛围,能帮助孩子的记忆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经验的艺术类或运动类的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在开启专业学习之前,建议在家从玩耍开始,从培养兴趣入手,而不是直接开始进行有专业技能的训练。 练绘画前,先爱上涂鸦;练乐器前,先爱上音乐;练游泳前,先爱上玩水。从快乐的玩耍中慢慢收紧,进入专业轨道的训练,才可能让孩子真正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爱好,避免像考钢琴完级之后,孩子发誓再不碰钢琴这样的悲剧故事发生。

总之,背诵不是万能的解药,但也绝不是万恶的毒品。存在即合理,几千年的中国式背诵下,依然人才辈出,必定潜藏了很多被忽略的科学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拆解,能给家长以启发,用爱和科学为孩童开启背诵之旅,也为他们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更轻松愉悦的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次讲透孩童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