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文《中国灸法》

图片发自App

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故灸字从“火”,盖多用于治疗老弱久病之人,效果持久,且必须持久施治,故从“久”。

医家用灸,炷(艾炷,与柱同音)犹柄也,体表犹墙也,火攻犹刺也,火疗曰灸,形类而意似。用竹刺病曰箴,用石刺病曰砭,用金刺病曰针,用火刺病曰灸。故《素问·血气形志》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其形像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按放着一撮草,据研究,此大概是示意用灸治病的方法。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针灸医学佚书可以看出,春秋战国之际,灸法已日趋完臻。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二书主要论述十一脉循行主病及灸法,二者成书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

在医学专著中,《黄帝内经》将中医理论做了第一次大汇总。该书分《素问》《灵枢》两大部分。《灵枢》是古人对针灸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总结。《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癫狂》说“治癫疾者……灸穷骨二十壮”,《灵枢·背俞》说“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经水》说“其治以针艾”。书中多“针艾”并称,将艾作为灸法的代名词,足见该书问世前,艾灸与针砭治病已相当盛行。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素问》,以丰富的内容,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中的针灸部分,一直为针灸学科奉为圭臬。《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又《素问·骨空论》说,“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大风汗出,灸”“失枕……灸脊中”。《素问·血气形志》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载有与灸法有关的内容十二条,其中适应证四条,三条是用于治疗少阴病。仲景十分重视火法,在许多条文中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古代用火之法有五,即:煴、蒸、熏、熨、灸,火可包括灸,灸不能代表火。灸法之用,当审其所宜,不可滥施,仲师告诫曰:“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告灸师慎之。

孙思邈大力倡导针灸疗法,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在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立针灸上下两篇,除此,在内、外、妇、儿诸篇中载用灸法治病条文甚多。孙氏用灸法治疗某些热证,发展了灸法的临证适应范围。他注重灸量,施灸壮数可多至几百壮。

灸法是宋代医家的主要救急法之一,《备急灸法》说:“凡仓猝救人者,唯艾灼收第一。”灸法在宋代,发明之多,著述之富,可谓全盛时代。

元代,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其阐释了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两方面,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引热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三方面。

图片发自App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于灸刺。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药。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形。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奇文《中国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