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改变的药方

第一,母子关系紧张的背后,是妈妈一个人扛起了家庭教育的重负。

为什么妈妈生育了孩子,为孩子付出了青春年华,甚至在家庭和工作中不停辗转,只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但孩子和妈妈的感情连接,却越来越脆弱?

甚至,有些妈妈付出越多,孩子越讨厌她?

真的仅仅是一句“孩子不懂感恩”,就能盖棺定论的吗?

作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老母亲,作为经常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心理咨询师,我必须要说一句大实话:

家庭问题,不过是社会问题小切口的显现。

当越来越多的爸爸,在房子、车子和贷款的生活压力中,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

或者,爸爸们就算待在家里,也想当然地认为,包括孩子在内的家务事,都是妻子的份儿内事儿,和自己无关。

那,一个共性的家庭危机,就开始出现:

妈妈们就陷入了丧偶式育儿。

当妈妈成为负责孩子教育的唯一监护人,爸爸成了家庭教育的隐形人,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很容易在失衡中,陷入危机:

焦虑和压力中的妈妈,在一次次情绪崩溃中,对孩子大吼小叫。

逐渐长大的孩子,在叛逆反抗中,和妈妈冲突不断。

一个老朋友说她老公是甩手掌柜,她独自带了10多年的孩子,动不动就骂她“闭嘴!烦死你了!我就是恨你”。

“为什么?”她哭着问我,“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这样对我?”

我安慰她:

“因为你扛了下所有,没有人替你分担,你内心的伤和痛太多,就算强忍着,孩子也能感觉到。

孩子说烦你,恨你,讨厌你,是他不喜欢你内心里那个苦涩拧巴的妈妈。”

(不得不或故意)缺席的爸爸+(不受控制地)焦虑崩溃的妈妈+(逐渐长大后)叛逆的孩子,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病根,也是很多亲子关系的写照。

第二,女性的漂泊属性,决定了妈妈最重要的使命,是放下对孩子的控制。

复旦大学的梁永安老师,在谈到女性的属性时,这样说:

女性集体性格里,有着令人悲伤漂泊属性。

一个成年女子出嫁后,她不再是娘家的人。

她嫁入丈夫家,但对于夫家人来说,她又是外人。

这种“回不去的娘家,融不进的婆家”的处境,让女性集体气质里有一种漂泊感。

妈妈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和心血,势必也抱有极大期待和希望。

有些妈妈,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生怕孩子出错,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极其苛责,无法宽容。

这样的妈妈,就很容易“好心办坏事”:

本是为了孩子成长得更好,但因过分控制和焦虑,反而在苛责和崩溃中,一步步把最爱的孩子,逼成最恨自己的人。

那么,母子关系紧张的妈妈,要如何拯救自己?

我在日常咨询中,总结出了“四多四少”原则,今天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朋友们——

第一,多用事实,少用情绪。

母子关系紧张,都是从“嘴巴”开始的:

妈妈喋喋不休地批评,孩子不胜其烦地逃避。

比如,我家孩子小时候把学习桌总是搞得一团糟。

我就很崩溃:“你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我很想揍孩子一顿。

但孩子越来越大了,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就改变策略:

每天晚上,孩子睡觉前,我如果发现他的学习桌很乱,就会用“事实陈述法”提醒他:

“我看见你的学习桌很乱,麻烦你把它清理干净,学习桌陪你学习一天,应该也很想清清爽爽睡个觉吧。”

孩子一开始并不情愿收拾,但我每天都会和他陈述这个事实。

坚持3个星期后,他养成了主动收拾的习惯,一边收拾一边和学习桌说话:“哎呦,你也陪我学习一天了,一定想清爽睡觉吧,晚安。”

情绪容易扩大矛盾。

事实却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第二,多用肯定,少用指责。

根据我和很多孩子沟通的体悟来看:

几乎每个孩子,都是顺毛驴——

你越肯定他,他表现得越好;你越指责他,他越破罐子破摔给你看。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把面子和外人评价看得比天大。

我儿子有个朋友,有次到我家来玩,特别有礼貌:“阿姨好,阿姨我来帮你吧,阿姨再见。”

我肯定他懂事,说“你不仅眼里有活儿,还特别尊敬大人,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后来,这孩子又来我家好几次,还帮我做事,每一次我都肯定他。

有天,我碰见了这个孩子的妈妈,说起孩子的勤快懂礼貌。

他妈妈很诧异:“哎呀,以前的时候,他在家可懒了,来了人也不说话,现在不知道咋了,看见人很远就打招呼,在家也帮我干这干那,会不会和你老夸他有关?”

肯定孩子,和夸孩子,还不一样。

肯定,是从事实出发,真诚地给予反馈,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赞美。

多肯定你的孩子,你会有惊喜。第三,多请教,少管教。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而是“爱”出来的。

人的天性是渴望自由,渴望尊重,渴望被善待。

没有人希望天天生活在唠叨和监视里。

我有个朋友,没有读过太多书,但她家两个孩子,都培养的很好。

我问她秘诀是什么。

她说:“示弱。”

她经常请孩子们帮忙,遇到不明白的虚心向孩子们请教。

包括生活上的难题,孩子们也给她当老师。

她学到了新知,孩子们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每一次,她都非常开心地对孩子说:

“谢谢小老师,又让我进步。”

她很少管孩子,孩子们反而在获得感和价值感中,学习努力,内心温柔。

第四,多分享,少命令。

真正有爱的话,不必包含“你必须”“你一定要”“你务必”这样的定语。

凡是带有压迫感的词汇,都是需要审视的。

真正有爱的话是:“我遇到一件事儿,我想讲给你听,我也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或者,“你遇到了什么事儿,有没有困难,需要不需要我帮助,我愿意听你说说”。

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尽量少用命令式的话语,去摧毁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多用商量的口吻,打开自己,守望孩子。

就像麦田的守望者,站在田埂边儿上,看一株株麦子,开花抽穗,灌浆结籽,饱满金黄,反哺大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改变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