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只记得主人公桀骜不驯,对一切愤恨,当时只是随便翻看了一部分,没有太深的印象。
这几天借来这本书,重新读了一遍,一种震撼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故事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在霍尔顿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祖母和父母只是履行了取款机的作用。聪明可爱的弟弟夭折,给他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他的生活笼罩上了阴影。
他虽然在一所有着很好声望的中学——潘西中学里读书,但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这个孤独而狂躁的少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知道该去哪里,偶尔可以拜访的人——他的历史老师斯宾塞老师、前英文老师安多里尼先生,也很快使他厌烦,他听不进任何说教,也感受不到他们的关怀。
只有在纯真可爱的妹妹面前,他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他其实有着美好的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也许没意识到,自己正是一个跑向悬崖边的孩子,需要有人伸手拉一把。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看似桀骜不驯的少年,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想作一个“麦田守望者”,看护那些天真无邪的儿童;他给修女捐钱,后来还后悔没能多捐点,因为离开这个城市以后没机会再遇到了。
他已经打定注意要离家出走,远离尘嚣,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过田园般的纯朴生活,拥有一片净土。当然,这种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妹妹菲苾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
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机智勇敢的小妹妹,以自己的人生做赌注,在关键时刻拉回了这颗彷徨游离的心!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沉甸甸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又何尝没有这样孤独而狂躁的少年呢?或者在很多看似无忧无虑的少年中,是否也有过这样孤独彷徨的时期呢?在他们彷徨之际,我们是否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对话?是否伸出手拉他们一把?
在我的同龄人中,一位同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他的家人一心想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他高考落榜后,坚持让他一次次复读。
我大学毕业后回母校任教时,他仍在复读,课余时间有时来找我和几位年轻教师聊天,那时的他,几乎和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的思想,偏激、愤世嫉俗,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与耐心,思维很敏捷,但是跳跃的、涣散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我们对他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忧,他又一次落榜后便失去了联系。后来,听说他患病;再后来,又遭遇了一次车祸。几年前我在街上遇到,聊起以前熟悉的人和事,他依然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但面容憔悴。听说他父母去世了,独自一人生活着!
十几年前,我的一位学生突然要休学,从班主任那儿得到消息后我大吃一惊,因为他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数学和外语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性格虽然有点孤傲,但还算开朗。
班主任说他那段时间思想十分偏激,对学校不满,对所有的老师不满,跟同学也有点隔膜,一天也不想在学校呆了,想休学一段时间调整。
我想跟他谈谈,班主任说手续已经办好回家了。那时通讯方式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联系不上,我也只好作罢,想着他下一年会重回校园。
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六年,六年后我在街上遇到他,擦身而过的瞬间我喊了一声,他站住了,看上去心情激动又很复杂,那天我们聊了很久。
他说后来再没有复学,找了一个单位上班了。他非常后悔当年的决定,说要是那时身边有人能与他及时沟通,并给他正确的指导,就不会是现在的状况。
因此,我想,做一名教师不仅需要知识与能力,更需要一颗敏感博爱的心,能随时关注到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及健康人格的导师!
请关注并呵护您身边每一位孤独而狂躁的少年,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刻,做一个守护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