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题指眼花,视物不清,两眼发黑;晕指头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现代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病,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均可参考辨证食疗。
病因病机
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头部外伤或手术后,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先天不足,肾精不充,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发生眩晕。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劳倦过度,气血衰少,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由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肝阻上亢、浊阻遇、瘀血阻窍而扰动清窍发生眩晕。眩晕的病性以虚者居多,各种病因病机,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肝风、痰火上扰清窍,进一步发展可上蒙清窍,阻滞经络,而形成中风;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起晕厥。
二、辨证要点
临证宜辨清眩晕相关脏腑及病性虚实。肝阴不足,肝郁化火,均可导致肝阳上亢,其眩晕兼见头胀痛、面潮红等症状。脾虚气血生化乏源,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统白等;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重、耳鸣等。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腰酸腿软、耳如蝉等。眩量一般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体壮者多实,体弱者多虚;呕恶、面赤、头胀痛者多实,体倦乏力、耳鸣如蝉者多虚;发作期多实,缓解期多虚;病久常虚中夹实,虚实夹杂。
三、食疗原则
虚证以肝肾亏虚、气血衰少居多,食宜温养,肝肾虚者宜填精生髓,滋补肝肾;气血虚者
宜益气养血、调补脾肾。实证则以潜阳、泻火、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当食清淡甘凉、化痰
顺气、疏利之品。虚实夹杂者,应按主次兼顾
辛辣食物易上冲于脑,油腻食物助湿生,难以消化,所以眩晕思者应注意饮食的选择
尽量选用清淡的食物,如空心菜、芹菜、菠菜、萝卜、荸荠、菱白、冬瓜、。黄瓜等。虚者宜食/红薯、蘑菇、芋艿等,适当食用水产,蛋、乳之类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保持二便通畅,使浊气下降,清阳乃升
辩证食疗
1.肝阳上亢。
2.痰浊上蒙。
3.气血亏虚。
4.肝肾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