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南漂

       回到长江边的这个小城已经一年了,在北方那个呼吸都困难的城市折腾了二十几年,终于,折腾到自己筋疲力尽。回到故乡,吃着这里特色的小面,听着江上轮船的汽笛声,我以为我会很快乐……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跟同学们一起看直播.这是我作为学生参加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此后便再无机会了.十七岁,骄傲地以为自己懂得了人生,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要走自己想走的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这个小城到要去的城市,一张五等舱的船票,再由湖北宜昌坐二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却让我兴奋得无法入睡,,现在想来,对外面世界的兴奋已然让我忘记一切路途的艰辛.到达目的地北京已经是晚上,从西站出来.,看着立交桥上昏暗地路灯下不多的车辆来来去去,"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欣喜已经荡然无存,一切陌生,跟想象中的北京似乎不太一样。

东升园十一条

  拿着一个写着地址的信封,出租车带我绕过一条又一条的胡同,,在一处破旧的平房前停下,.我在北京摆服装摊的姐姐惊讶地看着突然出现的我,开始手忙脚乱地收拾床铺,破旧而低矮的房子,墙上贴着旧报纸,到处挂着不知道装了些什么东西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顶上好几个地方用塑料布遮盖着,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下雨天漏雨而准备的.就这样,在一个翻身就摇晃的小床上,开启了我北漂的生活.一切跟我想象中的北京有太多不一样,我以为,这里只有高楼大厦_-_____

中关村

九七年的中关村,跟现在有着太多差别,一大片低矮地平房,数不清的胡同,中关村大街才刚刚开始硬化马路,沙尘暴的天气那几年常有,一刮风,漫天沙尘让人睁不开眼。那时候的中关村有两条热闹的街,一条是海淀南大街,街面不宽,两旁的树一到夏天倒是枝叶茂盛,马路两边有很多店铺和一些彩钢板搭成的临时棚子,卖烧饼的,卖锅碗瓢盆的,更多的是在铁棚子里卖服装的。还有一条街就是西大街,西大街也就是海淀图书城,那里又是另外一番风景,这里最多的就是流动商贩,南大街摆摊还有铁棚子,而这些流动商贩大都是一块四角带绳子的布,那块布就那样铺在地上,上面摆的东西五花八门,小到针线,大到不知真假的古董,而最常见的却是那时候的特有产物——盗版光碟。有的人疑惑为什么是一块布,那是为了方便城管来的时候打游击。城管一来,这些商贩一提溜那两根绳子,瞬间就将东西收成一团,还没待反应过来,商贩已经四散跑开。待城管离去,他们又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重新铺开那块布,若无其事地继续。也会有一两个被逮住的商贩,东西没收然后去城管队接受批评,然后出来接着做。在西大街这个地方,每天都会上演着无数场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

姐姐在南大街租了一个彩钢棚卖衣服,每天早上用三轮车拉着装了衣服的四个大帆布包出摊,到了晚上再用三轮车拉回到租的房子里。我便开始跟着她打杂,慢慢地也学着跟顾客讨价还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漂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