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最害怕的事情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阿里铁军销售法》,另一本是《高效演讲》。这两本书中都有提到一个观点,做你最害怕的事情

《高效演讲》中的表述是这样的:信心不是可以从外部获得的东西,也没有人能赐予你信心,信心来自挑战自我的过程。通过战胜困难来产生信心,倘若不如此信心就会消失,信心来自一系列胜利的积累,不管这些些胜利是大还是小,在恰当的时间拥有正确的知识和技能是绝对必要的,想克服恐惧,你只能做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向自己证明,你能处理好它,能战胜它。

看完这段话,我像跟打了鸡血似的,瞬间燃烧起了斗志。一直以来,我的性格中总透露出一点不自信。在日常表达当中,我频繁使用“可能”“也许”之类不明确的词汇,很少使用“一定”“肯定”“我坚信”之类果断且肯定的词汇。

在读大学的时候,上课经常需要做演讲汇报学习内容等,我的内心是非常恐惧的,一直想逃避这个事实。并且预感到结果是非常糟糕透顶的,没有人会认真听,可能我还会成为大家闲暇时刻的笑料,因此还提前为惨败后的自己准备了足够的理由,比如“昨天没有睡好,今天有点语无伦次”,“最近这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实在没时间准备只能临场发挥一下”等。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最害怕的就是做公共演讲。

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就以下这3点。

1. 言之无物

任何一个演讲甚至是一次工作汇报,都需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内容的扩展,要做到有温度、有深度,还有要有吸引力。

如果演讲者本身是一个很无趣的人,又如何能做出一个精彩的演讲呢?我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见识的世面太少,很难产生独特的观点,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需要尽可能地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是旅行,也可以是看书,或者尝试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尽可能的与世界建立联系。包括我现在在做的一个007的打卡任务,一大目的就是让自己养成输入和输出的习惯。通过最近一两个月的积累,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积累了一些素材,对于某一些事情,能发表一些有深度的看法。

2. 面子薄。

一直以来,我演讲最恐惧的问题是,不知道讲什么,害怕表达不到位以及讲错,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问题而丢脸,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

正是由于面子太薄,我错失了可以当众表达的机会,以及试错的机会。没有足够多的锻炼,我不知道自己在当众演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自然而然也不会去改正这些问题,我的成长之路就这样被硬生生地割裂了。最后产生了恶性循环,那些让我产生恐惧的事物成为我的名副其实的短板。工作中,当我需要跟领导反馈客户跟进的进展,包括表达目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因为面子薄不敢公众表达导致表达能力欠缺。

经济学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叫做木桶理论,讲的是水桶能盛多少水,关键取决于最短的木板。那么,从现在起鼓起勇气,抛弃掉那不值一提的自尊心,抓住每一次表达的机会,提炼语言和观点,让弱点成为强项。我多么希望,在N年以后,当我回首这一段岁月,会感激现在不断努力的自己。

3. 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演讲,无处不在。学校里碰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回家后和父母家人分享这个故事是一次演讲;工作中和同事产生矛盾,你成功地说服对方配合你完成工作的过程是一次演讲;售前售后人员给客户培训产品知识是一次演讲。

如果我主动学习就可以从身边的人当中获得有关演讲表达方面的实战经验,可惜的是我长期以来缺少对这方面的关注,没有敏锐的嗅觉。因此,可以尝试着多观察下生活,去主动学习他人的表达,主动和他人沟通探讨如何将演讲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或者主动学习有关演讲方面的书籍,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你最害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