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手账后:我糟糕的人生,奇迹般好起来了!

记得豆瓣上有一个话题“30 岁后学习的一项新技能”,很多人分享了迈入 30 岁以后开始去完成那些未完成之事——学一种乐器、画画、长跑、写瘦金体、攀岩、潜水、跳伞……

那时候我想,30 岁,应该会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吧。

想象中的 30 岁大概是结婚、生子、育儿、学区房,充满压力与琐碎的日常,还有一天比一天更深的眼角细纹……

可真正要面对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30 岁,人生才刚刚开始”的感觉,轻松又自在。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一年

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非常庆幸在 28 岁的尾巴,找到了喜欢的事情,也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榜样。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生命中埋藏的线索,在某一天串联起我们的生活,指引我们找到未来的方向。

2018 年底,偶然在朋友圈看到 bullet journal 发售,立即下单买了这本书,用了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一字一句读完。惊叹于作者的脑洞,尤其目录索引页的设计,竟然融入了编程思维方法。

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脑子里经常冒出许多奇奇怪怪、灵光一闪的想法,又没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特别希望有一种管理工具去帮助自己实现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去实现那些埋藏了很久的梦想。

我开始很认真地买了笔和本子,随身携带,照着作者的方式去尝试记录生活。

可是实践半年之后渐渐中断了。因为我发现,我的 bujo 变成了单纯的 to do list,而我其实非常希望它能成为一个高效的自我管理工具的。

生活又恢复到了原点。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上着朝九晚五的班,下班刷剧、逛街、看电影、买买买,看剧也看展,偶尔看书。脑子里时常有许多问号,却也不了了之。生活看似轻松,内心却一直有隐隐的焦虑。

再回过头去看毕业这几年的自己,我明白浪费了多少时间。

曾经从事过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辞职,最后选择了舒适和安逸。前不久见了一位朋友,他讲起自己离职去上海的决定,然后说了一句话“机会只有一次”。

是呀,宝贵的机会只有一次。然而,我却错过了。

我们生命的每一天

值得被轻松、愉悦、梦想和奋斗填满

我难道要继续沉迷在这样的日子里吗?我其实是个很上进的人,买了很多网课,报了很多班,也有很多兴趣爱好,但却越学越焦虑,不知道做这些事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我偶然在 bullet journal 的推送里发现了 Babe,又顺着推送找到了 Babe 的公号、微博和手账号。

花了一天时间,我把 Babe《如何做出有颜又有料的手账》课程全部听完。忽然发现,原来做出貌美的手账这么简单。这算是迈出了第一步。毕竟,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因为笔记太丑而不想翻开。

后来,我又断断续续花了两周时间浏览子弹社区和 Babe 的公号、微博,试图找到更多的手账模板来进行模仿。就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更深的触动——爱上手账的人,生命也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Babe 的微博认证是设计美学博主、vlog 博主。

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我们喜欢的不是她那些貌美的手账,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生命充满热爱,每天被努力、踏实、认真、幸福和梦想填满的 Babe 呀。

与我同龄的 Babe,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律,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也想要努力让自己人生发生一些些的改变,也想要让自己的生命被轻松、愉悦、梦想和奋斗填满,而不是焦虑、忧愁、压抑的旧思想。

探索属于自己的手账风格

用一年时间成为自律的人

在 Babe 的影响下,我开始去尝试探索属于自己的手账风格。也在手账本上写下了今年的“阅读 100 计划”,也想要努力通过考试。我给自己设定了半年的期限,希望不断实践,明年也能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bujo+主题阅读

传统的手账或者 bujo 书单,只是把阅读书目列出来。我觉得这样子不能督促自己学习,很多书目列了一年还是没有看。而大家都知道,要深入学习一门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主题阅读,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主题书单:

1.设定主题和完成时间

2.列出主题书单

3.将每本书按阅读进度分为 10%一格,画十个格子,每完成 10%的阅读人物就打勾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每本书的阅读进度一目了然。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我们一直看一本书总是会觉得乏味或者疲惫。现在是碎片化的时间,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完整的时间阅读一本书。

列出多个主题书单后,我们就可以在想看的书之间交叉阅读,标记进度。

对每本书的进度一目了然,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哪本书的阅读,就不会有那种”为什么我总是没办法完整看完一本书”的挫败感。

bujo+阅读笔记

初学者写手账,为了使版面清爽,主题字、引语最好都使用同一色系的配色,为了使版面显得有条理,还需要设置一些项目符。可以用一些形状或者贴纸来表示,比如,我在“设计类主题阅读”这个版面中就用莫兰迪色系的圆点贴纸,把圆点作为项目符,每个圆点标记一个小知识点,版面很清晰而且一目了然。

至于 disign 的字体,完全是参照了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的标题。平时多保存一些杂志设计、书籍设计的版式,当我们开始写 bujo 手账时,就会觉得很顺畅啦。

视觉吸引力重要吗?当然。毕竟这是我开始写 bujo 手账的原因,写手账本身是一件放松的事情。我在子弹社区里看过一句话,不要担心浪费时间,当我们坐下来,安静地与自己相处,看着我们的情绪起伏、小目标和时间留下的痕迹,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意义。当我们做了美貌的页面,也会忍不住想要用心去把它填满呢。

bujo+反思

“规划生活不仅是把任务从清单中划去,更是认清何为真正重要之事。”

开始写 bujo 手账一段时间后,从中收获了许多改变,变得更加珍惜时间,变得更加了解自己,也遭遇了一些苦恼。每天看着满满当当的任务,我拼命追赶,想要把他们完成。最后却还是发现许多事情只做了一半,没办法画×,忽然就觉得气馁。

趁着周末,把《子弹笔记》重新翻出来看,认认真真写了反思页,列出来一些困惑的小问题,并且尝试写出了解决办法。

这是我找到的让自己变轻松的小窍门:

①同时有很多件事情想做,要怎么安排时间?

按季度列出一个重点项,再划分成每天的任务重点项,一旦完成,剩余的时间就可以做其他的爱好啦。

②列了许多任务,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怎么办?

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个任务是否会为生活带来价值?不会的话,果断删除。我的任务是否不够具体?比如,看《子弹笔记》,显然没有“看《子弹笔记》第三章”任务具体。

③我们需要反思什么呢?

我为什么做这件事?我是否感觉到快乐?

我今天是否专注于重点项?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每天困扰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排除繁杂的小目标,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以前的自己想法很狭隘,你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学会了尤克里里又能怎么样?你通过了 XX 考试又能怎么样?

每当我想要尝试新事物的时候,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冒出来。我都还没有行动,这些声音却已经阻止了我。

原来长久以来,我是一个行动力极弱的人,直到发现了 bujo 手账,这个实现自我管理的工具。

而当我开始做bujo手账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不再焦虑,心情开始变得无比平静。人生至少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绝对不能重复过去的三分之一,不然也太无趣了吧?

并且,这还是最好的年纪,从校园到职场,我们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暂时还未面对成家的压力,又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足以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我想,这是二十八九岁带给我的美好与力量。

忽然能够体会,为什么那么多豆瓣友邻在 30 岁以后反而大胆勇敢地去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勇敢的挑战自己,大概也是怀有同样的心境吧。

30 岁,不必一定要实现什么,我们不必成功,而仅仅是无愧于这一生,无愧于曾经的梦想

所以就尽情地去尝试那些想做的事情吧!

可又回到上面的问题,我们学一些新的技能、做一些无用的事,到底有什么用?人生真的会因此而改变吗?

我想,会的。

用经济学的思维,这是复利的力量。复利,不止存在于经济学中,也适用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呀。

假设我今年掌握了阅读 100 本书的能力,那么我明年就具备阅读 200 本书、看 100 部电影的能力,因为我已经通过这下半年的练习,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方法、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制定阅读计划和主题书单的方法,我同样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做其他事情上,我想这就是 Babe 人生能够开挂的秘诀吧。

18 岁时看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她在书里讲述了先培养一种专长,然后再围绕自己的兴趣去拓展,形成一专多辅,当我们具有多项专长后,那么他们组合能够发展出无穷的可能性。

那时候并没有理解,原来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不过没关系,人生没太晚的开始,不管曾经怎样挣扎过,现在的我,总算走到了想去的路上。停更了很久的公号,决定捡起来。不是为了做什么,仅仅是作为一种记录。

babe 说,其实酷,说的就是那些努力的人啊!我也想要,记录下自己曾经努力过的瞬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始写手账后:我糟糕的人生,奇迹般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