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归处——《背影》备课手记

上一堂公开课的想法,在我的心头萦绕已久。于是,便主动请缨。我执教的是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这篇课文,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要上出彩很容易,要烂也很简单。我是惶恐的,许多名师大家都上过这堂课,之后的人再演绎,难以推陈出新。

怎么教呢?从哪里切入?是第一个我需要小心翼翼思考的问题。

我和我的语文老师宇丹老师交流,并向她和盘托出我选择这篇课文的初心——我想,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情感喷薄的年龄,但对于日常所见的父母之爱,明明很深刻的场景,却总是在他们心底轻描淡写。所以,我想上这一堂课,寻找学生心灵的归处,感受温暖,感受爱。

寻找学生心灵的归处,成了我备课的出发点。我觉得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单单心中要有教材,更要有学生。当我素读《背影》,我在想学生会否同我一样被文本所打动,会不会有同样的阅读体验。

答案是否定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我无法预估学生在阅读背影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情感,或囿于个体经历,或囿于对文字的敏感度。关于读书,我越来越觉得最好的阅读者是时间,是经历,是心境。要体悟《背影》的感情,并不是强行拨开字里行间就可以遇到,也不是大家一经指点就立马就能悟透。

所以,我很担忧。初中的语文课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有诗意,有语文味,因为要考试,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一种灌输式的。老师在讲台上唾沫与粉笔灰齐飞,学生在底下沙沙沙的做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做满整页的笔记,不用自己思考,只需机械的对语文做功,我发觉学生会慢慢失掉与文本共情的能力。

我不太希望有这样的局面,学生变得麻木不仁,只有对阅读理解模式化的回答,为了争取分数而从不顾及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产生这样的原因却是老师过分的代替学生解读文本。

在备《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我反思着自己有没有介入太多,并想着怎样把学生放在一个阅读主体地位。我前面说过,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我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强迫学生接受,我只能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利用文本构建起学生与教材的桥梁。

为此,我对我的备课进行如下五个部分的构建:未成曲调先有情,感悟字词;别有幽愁暗恨生,品析家信;形单影只望相互,初究“背影”;相见时难别亦难,再探“背影”;曾经沧海难为水,寻找“背影”。

之所以这么设计,是不太想墨守陈规吧。谁说教课文,一定要开头中间结尾,倒过来教也可以。

我跟宇丹老师交流我的思路,“老师,我的想法是从父亲那封家信入手,引出“背影”,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描写“背影”的语句,体会朱自清“流泪”的情感。进而对朱自清心理的进行分析,比如“聪明得过分”“暗笑父亲的迂”,再结合父亲“冬天”的处境,感受父亲的不易与深沉的爱,再回到朱自清与父亲离别的场景,最后结合此文的背景,回归到父亲的那封家信上,升华主题。”

我接着说道:“背影不仅仅是父亲的告别,更是朱自清心灵的归处。”

理想很丰满,现实还不知怎样残酷。因为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与文本发生对话的前提上,我只是课堂的一个摆渡人。阅读本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披文入境、入境染情、审美体味和自我涵泳的过程。

席慕容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阅读也一样,孩子们,愿你能体味文本,愿你能懂得人世间最深沉的父爱,若你不懂,也无怪,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就让我来寻找你们心灵的归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心灵的归处——《背影》备课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