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让你过回乡野生活,你想象中的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日本主妇敏森裕子,四年来在ins上分享着自己四口之家的乡下生活,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
淡淡叙述着的日常,看似琐碎,也无波澜,却是在都市过着奔碌人生的你我守望的那个“诗和远方”。
她的房子是一栋坐落于田野间的三角屋顶小屋,四面是高山和稻田,就像是漫画里的乡村,恬静舒适。
小屋的室内风格悠然古朴,有一种老民居咖啡馆的韵味。今天,哒哒想带着你参观裕子的家,慢慢地体验一场返璞归真。若有打动到你,也希望这场慢体验能让你发现生活的美好。
玄关
进门的玄关处有一个草编篮,日式格子风的棉拖鞋乖巧地摆放在其中,旁边则是一个古旧的实木鞋柜,墙壁一角挂着复古的扫帚和簸箕。
客厅
日本房屋面积比较小,为了使空间开阔,通常将客厅、餐厅和厨房连为一体,裕子家也一样。没有全封闭的墙,让整个空间更有空气感。客厅不大,却十分温馨。
日本的住宅文化可以说是从地板开始的,尽管有一张低矮的沙发,依旧不缺可以围着席地而坐的矮茶几和地毯。
中间的小圆桌通常是享受下午茶时光的最佳位置。下午3点钟,用阿拉丁烤炉烤几个红薯,正冒热气时剥开焦黄的外皮,香味扑鼻。红薯香就这样飘荡在屋子里,夹杂着细碎的阳光和孩子们天真的欢笑声,可以温暖整个午后。
餐厨
餐厨一体让做饭的时光多了许多家庭的互动,在很多日本治愈系电影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而这样的厨房完全治愈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琐碎。
只有一面窗的厨房,却感到敞亮舒服。
干干净净的灶台,常用的煎锅、牛奶锅整齐地挂在墙壁上,旁边一个置物柜收纳着砂糖等调味品。
为了方便清洗,其它的调味品不放在灶台上,而是分类存储在灶台下的抽屉里。
液体调味料分装在小瓶子中,所有瓶子都用黑色胶带手写上调味料的名称,并贴在盖子上,底部也贴上了调味料的生产日期。
更用心的是,为了方便孩子们理解,这里的标签全部用了平假名。这样一来,平时做饭要让孩子们帮忙就容易许多,也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家务意识。
而另一个抽屉里,不同尺寸的煎锅用多卡位的锅架收纳着,比起叠在一起每次拿取都要会发生磕磕碰碰,这样的收纳方式更让人感到舒适。
裕子会在灶台上放一个竹洗筐作为沥水架,食器洗完放在筐内,擦拭干净后物归原位,再将竹筐挂在厨房窗边的S形挂钩上晾干。选择竹筐,是因为它温和、柔软,把那些食器放入其中,才会感到它们是被呵护的。
厨房的背面是一排实木置物架,上面整齐摆放着风格一致的收纳篮,咖啡豆、梅子酒、马卡龙等干果零食存储在玻璃罐中,置物架下方悬挂着杯垫、餐垫等。
所有物品之间的摆放都留有一定的空间,不拥挤,不烦躁,旁边还有一个较小的墙挂置物柜,摆放着不同造型和图案的杯子。
而拉开下方的抽屉,勺筷分区明确。
灶台前方是一个长条形的实木吧台,吧台下还藏着一整排橱柜,放着不同造型和功能的盘子。
在厨房延伸到餐厅的另一面墙,还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手工食器,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墙挂置物柜上和手工橱柜里,像是一个艺术展区,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敬佩。
可爱的食器是家庭享用美味饭菜必不可少的。每次的餐桌摆设,她都会从食器摆起,考虑什么食器可以衬托膳食,再往里盛上料理,连吃饭都追求统一感。
一方小小的天地,满满的烟火气,装下了裕子一家简单朴素的温暖。
冰箱收纳也不落下,冷藏室里的物品用透明收纳盒或收纳袋装着,冷冻室里也是一排排放整齐有序的收纳盒,蔬菜则存储在牛皮袋中。
洗手间
日本卫生间通常会被分割成四个区域,洗澡、如厕、洗衣、洗漱,整个动线流程非常顺畅。洗手间的入口处有一个壁橱,放着各种颜色的抽屉式木箱,木箱里放置着常穿的衣服。
洗衣房里,洗衣机用有趣的小木门围住,叠好的毛巾整齐地摆放在置物柜上,洗衣液等洗涤剂分装在白色的瓶子中。
洗手台下放置两个防腐蚀的老古董式收纳箱,而为了方便孩子的生活自理,家里随处可见这种小木凳。
楼梯储物空间
通常楼梯下的空间会被当作杂物房,但裕子却将它改造成儿童衣帽间。
楼梯最里面的架子是俩娃的爷爷手工制作的,存放非当季的衣服;前面的空间做了一个符合儿童身高的衣柜,树枝做成的衣架是悬挂背包处。
儿童房
二楼的小阁楼,是两个孩子专属的玩具房,各有风格。
而孩子的卧室非常简单,木床板摆上MUJI的床垫,极简的素色被套,一盏小吊灯,就构成了他们的安心睡眠小窝。
院子
从温暖的小屋走出来,屋外的小院更是生机勃勃,种满了鲜花和蔬菜,还有爸爸亲手为孩子打造的秋千。
这一方小院里,藏着四季各自的美好。天热起来,他们就院子里摆出了泳池和刨冰机;
秋季跟着爷爷搭上联合收割机割稻子;
冬天大雪纷飞,便在院子里搭起了雪仓。
年底让孩子们体验年糕的制作。
5岁和7岁大的孩子,就已经懂得了食物的来之不易,下得了田,做得了饭。一家四口在这个小院里,相亲相爱,又相敬如宾。
一方小院,儿女双全,三餐四季,幸福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了。
闲暇时坐在院子里,看着周围的高山,山间的流水,树下的野果,风吹麦浪,感受时间和四季的流转,这样的生活谁都无法不心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身在都市之中内心却谋划了无数遍逃离的人。
然而这种回归并非一种逃离,而是一种选择。只要我们想,总有一天也有能力选择这样的生活。
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都不要丢失那颗生活的心。
- END -
本文图片来源[email protected]